当前位置:首页 > 流芳家谱 > 家谱收藏 > 家谱名称
流芳家谱

林姓家谱

作者:   时间:2014-12-23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黄帝高辛氏之后商汤比干,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是黄帝,姬姓,公孙氏,号轩辕氏、有熊氏,是少典之子。

  相传,姜姓炎帝执政时期各部落乱扰,黄帝得到各部落的拥戴,在阪泉(今河北涿鹿)打败了炎帝的部落联盟。后另一姜姓部落联盟首领蚩尤造反,黄帝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今河北涿州)展开大战,击杀了蚩尤。从此,黄帝他由姬姓部落联盟首领被拥戴为炎黄部落大联盟的领袖。

  传说,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都创始于远古黄帝时期。因而,后人赞誉之“能成命百物”。春秋后期,黄帝被后世正式尊奉为华夏族之共同祖先“人文初祖”。

  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螺祖氏,生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汦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生颛顼。颛顼娶于滕氏,滕氏奔之子,渭之女禄氏,生老童、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芒,句芒生蟜牛,蟜牛生瞽叟,瞽叟生重华,是为帝舜。帝舜生象、敖。颛顼又生有鲧,鲧生文命,是为大禹。

  黄帝还有一个儿子叫玄嚣。玄嚣生矫极,矫极生高辛,是为帝喾。帝喾生放勋,是为帝尧。

  帝尧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叫契,号阏伯,属于黄帝的玄孙。在出土的传世青铜器皿“玄鸟妇壶”、以及殷商卜辞中,可知契为子姓,以玄鸟为图腾。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娥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在典籍《诗经》也早就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诗句。

  阏伯辅佐帝舜,任司徒,职掌教化,宅居于蕃(今山东滕县),因功而封于商,赐子姓,任火正,将火种置于丘上供黎民取用。民众便奉阏伯为火神,称其陵墓所在之地为“火神台、阏伯台”,契因此成为商族之祖。从契到汤,凡八迁,传十四世,这在典籍《国语》中记载为“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

  据古籍的载,从契到汤的世系为: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微→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天乙(成汤)。

  契在商族部落为领袖地位,这种地位一直世袭传承下去。在契逝世后,由其子孙继位。契的孙子相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人物,他在泰山之下建了“东都”,把商族部落的势力向东方大大扩展,其影响力已达及东海之滨。

  到了夏王朝中期,契的第六代孙叫子冥,他精于治水。当时商丘一带频繁地闹水灾,子冥就领导人民治水,贡献很大,深孚众望。在子冥逝世后,由其子子王亥继位。子王亥雄心勃勃,带领部落人众越过河、济之间向河北扩张,结果为有易氏部落所杀。其子上甲微为报杀父之仇,励精蓄锐,等待时机成熟即兴兵讨伐有易氏部落,杀有易氏之君绵臣,报了前仇,并在部落内大兴农业生产,继续增强国力。

  契的第十四代孙叫天乙,号成汤,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他把商丘旧邑在原有基础上扩建成亳邑,并用软硬兼施的方法使附近其它小方国都归附于他。成汤用武力灭了葛国(今河南宁陵)、韦国(今河南滑县)、顾国(今河南范县)和昆吾国(今黄河与济水之间的帝丘),占领了兖豫平原大片土地。经过这番准备,他开始正式发兵讨伐夏王朝。成汤与夏桀先后进行了十一场战争,最后两军决战于鸣条之野(今河南封丘,一说在今河南洛阳,一说在今山西夏县)。当时的夏王朝已经衰落,内部矛盾重重,混乱不堪,军士毫无斗志。鸣条一役夏王桀战败而逃,被成汤追捕后安置于南巢(今安徽巢县)反省,自此宣告夏王朝灭亡。

  夏王朝的灭亡事在必然。夏朝之末,奴隶主贵族的生活非常淫侈。传说启创造一种乐舞叫做“九韶”。孔甲发明了一种乐调叫做“东音”。夏王朝末年统治阶层终日沉湎在酗酒歌舞之中,朝政日趋腐败堕落。早在夏禹主政之时,朝臣仪狄酿造出一种浓烈的“美酒”,大禹王对此十分厌恶,认为后世终有一天“为酒所亡”。事实证明,此预言果然成真。夏桀即王位之后,暴虐与腐败齐至。他竭尽国力,榨罄民财,造成“残贼海内,赋敛无度,万民甚苦”的局面。人民群众对桀之所作所为异常不满,而桀还在筹划进攻周围方国部落,结果促使各方国部落更加怨恨,桀成了众叛亲离的“独夫民贼”。商汤乘机以武力攻灭夏朝,这是在孔甲下传四世之后的事,正合《国语》所说的“孔甲乱夏,四世而陨”。

  汤,卜辞中作“唐”。主癸之子,子姓,名履、天乙,商朝建立者,卜辞称太乙、高祖乙,为商部落首领,与有莘氏(今山东曹县)通婚,重用伊尹为相乃兴盛。时夏桀行淫纵乐,废怠政事。汤遂吊民伐罪,先灭葛(今河南长葛)、韦(今河南滑县)、顾(今山东鄄城)诸国,翦除桀之羽翼,后发兵击桀于鸣条(今河南陈留北部),桀败逃昆吾(今河南濮阳),汤再发兵灭昆吾,放逐桀于南巢(今安徽巢县)。灭夏后,汤又称武汤、成汤或成唐。回师毫邑,诸侯纷纷臣服来朝。汤遂得天下,定都毫,国号商。

  汤王主政后国力日益强盛,各部落方国归顺朝贡,从而大大地扩展了奴隶制商王朝的统治范围,影响已及黄河流域上游地区。商朝后人曾追颂成汤的丰功伟绩:“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这就是说,连远处西域的氐羌部落也愿意服从成汤的领导了。在商王朝统治的六百年间,疆域比夏王朝扩展了很多,其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今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山西、陕西、安徽、湖北的大部分,以及江南、内蒙古的一部分,此外还有归附于它的许多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群体。

  商王朝还通过它属下的许多方国同更远的地区发生经济与文化联系。后人由商朝遗址中出土了大批文物,其中不少器具产于今中国的东南地区和西北地区,这说明了商王朝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它直接统治的地域。中国的奴隶制社会形态,在商王朝约六百年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后续中国文明进步奠定了基础。商朝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成汤在位十三年而崩,葬于汾阴(今山西荥河),庙号烈祖。按史籍《史记》的记载:汤逝世后,太子太丁未立而卒,遂立太丁弟外丙,丙死弟中壬继位,壬死立太丁子太甲继位,甲死子沃丁继位,丁死弟太庚继位,庚死子小甲继位,甲死弟雍己继位,己死弟太戊继位,戊死子仲丁继位,丁死弟外壬继位,壬死弟河直甲继位,甲死子祖乙继位,乙死子祖辛继位,辛死弟沃甲继位,甲死兄祖辛子祖丁继位,丁死立弟沃甲子南庚继位,庚死祖丁子阳甲继位,甲死弟盘庚继位,庚死弟小辛继位,辛死弟小乙继位,乙死子武丁继位,丁死子祖庚继位,庚死弟祖甲继位,甲死子廪辛继位,辛死弟庚丁继位,丁死子武乙继位,乙死子文丁继位,文丁生三子:帝乙、比干、箕子。丁死传长子帝乙。帝乙生两子微子(启)、辛,逝世后传位于帝辛(子辛受,纣王)。

  “林”字,本是树林之义,其来源相传也与树林有关。据谱籍记载,商朝末年纣王执政时,有叔父比干、箕子、庶兄微子等人,同在朝中供职。纣王嗜杀成性,荒淫无道,百姓苦不堪言。比干等人相继劝他改过自新,他概不听从,结果微子因此辞官而去,箕子也假装发疯罢官,只有比干一人坚持留了下来。

  比干认为:“人主有过失不去劝他纠正,不是忠的表现。因为怕死不敢说话,也不是勇敢之举。如果进谏了人主不听,那是他的事情,作为人臣则应尽职。”由于他抱定了这一想法,后来便不顾生死入宫强谏,接连三天三夜不离开。纣王见他如此,便起了杀人的念头,说:“我听说圣人的心都有七个孔,不知道你是否如此。”说完便让人把他的心挖了出来。

  恶噩传到比干家中,其夫人妫氏正怀孕在身,知道纣王一定会前来追杀,便连夜出逃,在牧野郊外(今河南卫辉、淇县一带)树林中的石室隐藏起来,乙直到平安地把孩子生下。因为生的是男孩,便为他取名坚,字长恩。

  纣王残杀了比干之后,迅即派兵包围比干府第,却没有捕到比干夫人妫氏,知道风声走漏,妫氏已逃往他处。纣王自忖妫氏乃妇道人家,又怀孕在身,想必不会走远,遂派兵在附近山林搜捕,当时并没有搜捕到。数月之后,妫氏产下男孩后,竟有兵士前来查问孩子姓名及父母身世,妫氏在危急关头,沉着应对。她说孩子叫林泉,他爹看护山林去了,蒙骗过了这批士兵。士兵们赶往别处搜查,后因无功而返,照直向纣王报告。纣王听后顿生疑心,下令官兵再次进山搜捕,若遇上这母子两人务必抓回来严加审讯。

  妫氏在石室骗过官兵追查,吓出了一身冷汗,预料官兵回头还会再来,旋即将孩子转移到“长林山”(更茂密的山林中),找到一个十分隐蔽的地方藏了起来。纣王所派的官兵再次进山搜捕,已无所获。不久,周武王姬发率领讨伐商纣的大军到了,不久,纣王在“牧野之战”中被周武王杀掉,商朝彻底灭亡,比干夫人及遗腹子坚都作为商朝名臣之后而得到周武王的尊敬和礼遇。

  因为坚是在树林中所生,周武王特别为他赐姓林氏,称林坚,从此便有了林氏一族,林坚成为林氏鼻祖。

  唐朝时期的学者林宝在《元和姓纂》中记载:“林,殷太丁之子比干之后。比干为纣所灭,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后来,林坚的子孙发展成为林氏的最大支派,使源于周平王次子林开、鲁国林放、鲜卑族丘林氏等支派之后的林氏无一能及。再后来,这支林氏又分出西河、南安等郡望,以及问礼、忠孝、林本、善庆、崇本等堂号。

  子姓林氏族人皆尊奉林坚为得姓始祖,不与姬姓林氏合谱。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平王的世子姬开,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东周时期,周平王姬宜臼有庶子名开,字林,其子孙以字为氏,称林氏,因周平王建都洛阳,故此支林氏起源于河南,也为河南林氏。宋郑樵在《通志》中记载:“林氏,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因以为氏。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世系甚明。”

  周幽王姬宫湦元年(公元前781年),姬宫涅成为西周的末代皇帝,是为周幽王。幽王乃一昏庸荒淫之君,自得美女褒姒之后则百般宠爱,为博褒姒一笑,竟不惜“数举烽火”虚报险情,多次戏弄诸侯,最后因失信于诸侯而误了自己的性命。

  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记载,周幽王因嬖爱褒姒欲废申后,并废申后所生太子姬宜臼,而改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褒姒所生之子)为太子。此事激怒了一位强势的诸侯申侯,他是申后之父。申侯联合了西夷犬戎共同讨伐周幽王。周幽王燃起烽火,终因幽王多次“烽火戏诸侯”失去信用而得不到诸侯派兵救援,仓皇出逃。被犬戎追兵将其杀死在骊山脚下。褒姒也被犬戎掳获。这时,诸侯共立姬宜臼为国君,是为周平王。

  周平王即位于公元前770年,在一批贵族和诸侯的护卫之下,他将都城迁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自此之后,周王朝失去了控制四方诸侯小国的能力,进人了中国古代史上一个大动乱与大混战的特定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姬林的生母不是周平王正室,所以在皇室中地位较低。后来,他的子孙改姬姓为林氏,成了林氏又一支主要宗脉。这支宗脉初始活跃河南郡一带,因此在族谱上以“河南林氏”相称。

  姬姓林氏皆尊奉姬林为得姓始祖,不与子姓林氏合谱。

  第三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林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林衡,又称林人,是西周中期开始设置的机构官称,主要负责掌管林木,并负责植树造林,养护浇灌等,包括王族园林。如同今日的林业部以及园林局的职能。林衡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设有林衡令一人,史一人,下士二人,役四人,机构精简有效。

  在典籍《周礼·地官·林衡注》中记载有注释:“竹木曰林,水衡曰衡。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

  在林衡令、林史、林士、林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林衡氏、林史氏、林丞氏、林役氏,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林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丘林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北魏政权,于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一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公元386年)宣布立国,初称代国,不久即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拉开了北朝历史。经过五十三年长期征战,北魏政权灭了北凉等小国,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公元439年)统一了中国北方。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乃鲜卑族人,以“拓跋”为姓氏,迥异于诸夏族。

  传说,远古黄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阳氏颛顼。昌意的小儿子悃被封在北土(今中国北部地区),形成一族,在先秦时期隶属于东胡民族群体。后东胡民族被匈奴民族击溃,悃的该支后裔子孙迁居大鲜卑山一带(今大兴安岭),族酋居嘎仙洞,故自称为鲜卑民族。

  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在鲜卑族中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而鲜卑部落的首领世代以“拓跋”为姓氏,即拓跋氏,意即“黄帝的后代”。一直到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南迁到洛阳(今河南洛阳)之后,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将王族拓拔氏皆改为汉姓元姓,其王族之外的拓跋氏遂成为庶姓,仍为拓跋氏,不与皇室同族。

  在此期间,北魏孝文帝还将其他鲜卑族姓氏皆改为汉姓,将鲜卑族“丘林氏”一族改为汉姓林氏、丘氏。此后,又有一部分鲜卑族人亦改称林氏,皆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南洛阳林氏。

  鲜卑民族后裔林氏直接尊奉黄帝为得姓始祖,大多归宗入姬姓林氏族谱。

  第五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赘于林家而改姓林,属于冒姓为氏。

  古代常有部分林氏子孙对市井生活感到厌倦,单身或率亲朋寻求“世外桃源”远走他乡。

  宋朝诗人林逋无意于仕途,在杭州西湖选择幽静的孤山隐居下来。他终身未娶,却以极大兴趣种了梅花树三百余株,养鹤两只,时人称为“梅妻鹤子”。北宋大诗人苏轼曾赞扬林逋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

  当年,宋仁宗赵祯曾多次派人到林逋隐居处寻访,以粟帛相赠,当其逝世后又赐谥号为“和靖先生”,故后人称林逋为林和靖,推崇为归隐大自然的一代高士。

  据传,著名的日本现代作家田冈淮海就是林逋的后裔子孙,他曾前赴杭州孤山祭拜奠林逋之墓,并留下颂诗曰:“鹤子梅妻夺化工,孤山处士与仙同。千秋鹤去亭还寂,惟有梅花放朔风。”
 
  第六个渊源:源于高山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台湾省阿里山区及东部山区,居住着一个土著民族,有数十个分支,今中国大陆业界通称其为高山族。其实他们是中国古“百越族”迁居台湾的一个分支,世居林木茂密之地,因此有以林为汉姓者,在姓氏学上称之为原生姓氏,或拟生姓氏。

  高山族,多居于台湾、海南两省,但也有一部分散居于祖国大陆各地。今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约有高山族同胞二百余人集居,是大陆高山族同胞居住最集中而且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在高山族同胞中,多有取“林”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百越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唐朝时期,福建地区的建州一带居住着一些以蛇为图腾的少数民族。

  信奉动物图腾,是中国古代先民十分普遍的习俗,例如,汉族等习惯以“龙”为图腾,而闽地古越民族则认为蛇是“小龙”,故以蛇为崇拜对象,其中有少数民族羌人、越人等,就因“蛇居于林”的理念而选择“林”为姓氏。

  据史书记载,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八年(前秦世祖宣昭帝苻坚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之间爆发了著名的“淝水之战”,氐族首领苻坚的前秦国遭到惨败,北方其他部族乃纷起而自立,各据一方。

  当时,羌族首领姚苌占据长安立国(今陕西西安),史称“后秦”。姚苌的皇后出自蛇氏家族,其兄为南安太守蛇越,其弟为散骑常侍蛇杨奇,其族人还有建义将军蛇立、临晋太守蛇平等等。

  蛇氏一族传至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族人皆改蛇氏为林氏和其他五姓,故而在唐朝时期的建州(今福建建瓯)就已经有了羌族林氏一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蛇姓林氏族人皆尊奉蛇越、蛇杨奇、蛇立、蛇平诸人为得姓始祖,不与子姓林氏、姬姓林氏、丘林氏林氏等其他源流林氏家族合谱。
  
  第八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辽国时期官吏都林牙,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都林牙,是唐、宋时期契丹族辽国政权所设置的官位。契

  丹开国君主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公元907~926年在位)在建立北面官大林牙院和南面官翰林院时所设置的辅助性官位,分别为北面都林牙、翰林都林牙,只要负责掌管文翰,即文书。

  在都林牙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即称都林牙氏,后汉化省改为单姓林氏、都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辽国时期官吏林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契丹大圣大明天皇帝耶律·阿保机于神册元年(公元916年)建立大辽国政权之后,辽太祖在契丹王廷设置了大林牙院,原来本意是专职掌理国政文翰,隶属于北面官院,职能如同翰林院。在大林牙院下,设有北面都林牙、北面林牙承旨、北面林牙、左林牙、右林牙等官职。而在南面官院中的南、北枢密院、行枢密院,则设置有翰林都林牙、南林牙、北林牙等官职。

  不过,许多“林牙”大多是文武双全的,在后来都多次参与镇压各类型的起义、反叛与对宋战争,且皆为骁将,与宋王朝那些只会舞文弄墨的儒懦翰林大不相同。

  在这些林牙们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林牙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林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⑴.蒙古族奥矣毛都氏,源出古突厥民族中的西突厥阿史那部,在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高宗李治派遣右屯卫将军苏定方率军攻灭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之后,部分突厥族人分散北迁至大青山(今蒙古肯特山区)的原始森林中,形成了奥矣毛都氏族,突厥语为Gnoymosdu,蒙语为,或称,即斡亦喇惕。据史籍《蒙古秘史》的记载,该族人在当时形成了早期的“林木中的百姓”。奥矣毛都氏族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落的过程中被征服,并入后来的蒙古兀良哈部,称斡亦喇惕氏族,形成了著名的蒙古斡亦喇惕部。到了南宋理宗赵昀景定元年(大蒙古汗国薛禅汗孛儿只斤·忽必烈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孛尔只斤·忽必烈称帝,建立了大元王朝,其弟孛尔只斤·阿里不哥起兵反对,其主要的军事力量就来自斡亦喇惕部。孛尔只斤·阿里不哥失败后,斡亦喇惕部离开八河流域,逐渐迁移到杭爱山以西、唐努岭之南的乌布苏淖尔一带游牧(今蒙古西部乌布苏盟)。“奥矣毛都”和“斡亦喇惕”的汉义都是“林木、林中人、林中猎人”的意思,后多冠汉姓为林氏、穆氏、刘氏、张氏等。

  ⑵.蒙古族敖陶格图氏,蒙语为,元、明之际即已冠汉姓为林氏、丁氏等。

  ⑶.明朝末期,有著名的察哈尔蒙古末代可汗库图克图汗孛儿只斤·林丹,他于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蒙古布延薛禅汗去世后以长孙身份在十三岁时即汗位。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元年(后金大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二年,公元1628年),崛起的后金天聪汗(清太宗)为了集中力量征伐明朝,决定先清除库图克图汗的势力,以免后顾之忧。后金天聪汗利用漠南蒙古诸部的矛盾,与反对林丹汗的喀喇沁等部结盟,首次亲统大军进攻库图克图汗,在敖木伦战役中获得胜利,俘获一万一千余人,后乘胜追到兴安岭。明思宗朱由俭崇祯五年(后金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后金天聪汗再次率军远征库图克图汗,长途奔袭至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库图克图汗闻讯,惊慌失措,星夜逃遁。后金天聪汗回军,途中获得塞外民众数万、牲畜十余万。此后,察哈尔部开始众叛亲离,分崩瓦解。明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库图克图汗迁移至打草滩阿拉他拉(今甘肃张掖民乐、祁连交界处),结果出痘(天花病)病逝。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农历2月,后金天聪汗命弟弟爱新觉罗·多尔衮等统军第三次征讨察哈尔部,库图克图汗的继承人、其子额尔克洪果尔(孛儿只斤·额哲)于农历5月率部民千余户归降后金政权,并献上传国玉玺。在库图克图汗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林丹”为姓氏者,汉化称林丹氏,清朝中叶以后多改为单姓林氏。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林氏族人加入伊斯兰教,属于汉姓夷化为氏。

  回族林氏,原为汉族,祖先出自元朝时期的林钟。

  元朝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有西域回族人、杰出的政治家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奉命入滇,当地有小官员林钟随赛典赤同行,后受赛典赤之劝入伊斯兰教,遂改民族属性为回族。

  林钟,自称为比干的嫡系后裔,后在明初沐国公攻取云贵时期归附明朝。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林钟被调拨至峋町地区(今云南沙甸),遂定居于石屏大水居,领石左桃伍军田十一亩,补充临安军籍,其后在斯地生息繁衍。

  明朝中期以后,林钟的后裔子孙开始分播各地,由此形成一支回族林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布萨氏,满语为Busa Hala,汉义“很氏、多”,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仆散部,金国时期亦称女真仆散氏,以姓为氏,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后多冠汉姓为林氏。

  ⑵.满族林佳氏,满语为Lin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林氏。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有三十七个少数民族中均有林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林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林坚、姬开、林逋、孛儿只斤·林丹、林钟。

上一篇:徐姓家谱
下一篇:钱姓家谱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