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流芳作品 > 科技成果 >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与人类对物质存在表现方式的认识(科精二改)

作者:陈孝基(如敏)   时间:2014-12-29

    文前说明:本文的写作、修改贯串了主笔者的一生,这篇(科精二改),是主笔者于2013年3月自行精简后,在认真重抄写于1964年6月《[二]数学知识说明了什么》旧稿时,再作的第二次重大修改。其中的第五部分几乎是全部重写,今后不大可能再作这样大的修改了。
    本文介绍:本文的写作、修改贯串了主笔者的一生,重大修改不少于5次,首次公开发表在2003年正式出版的《信念与观点——自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论文集》一书,多次修改后陆续发表于www.cdde.com.cn网站、北京《人文科学》、《WTO与中国》杂志和7种大型社科文集,多次获得有关社科单位评定的最高奖级。本篇是主笔者于2013年3月自行精简后再作的第二次重大修改。
    关键词:世界统一性  发展过程  概念系统  今后期望。
    内容要点: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一、关于世界统一性的新理解”,提出世界统一于物质客观存在的表现方式,即所有事物都有两方面互相依存的必然表现──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的新理解,说明了它与创新、发展热门概念的内在联系。“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启迪”,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总体上可分为仿制、创新、能动三个阶段,我们应该据此确认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辩证关系,以及由它们相互转化构成外部世界既多样又统一的客观存在。“三、科技知识体系和现代科技成果的实质”,从科学技术的总体上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四、经济发展与社会实践引发的思考”,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物质客观存在表现方式的概念系统表。“五、深化认识  推进哲学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促共进”,文章立足于概念系统表,祈盼尽可能多的有识之士自觉参与以下5方面的共同努力:(1)以现代科技与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现阶段标志——发展哲学——的良性互动、持续共进,亦即是实践与理论的辩证转化,落实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2)以建立在多样性基础上的统一、和谐代替对立、斗争的错误认识,实事求是地理解、运用作为辩证唯物主义新阶段的发展哲学观点和理论,自觉地投身于传播、落实统一、和谐时代理念的行列之中。(3)更加自觉而切实地通过物质联系去改造物质客体,或者通过物质客体去掌握物质联系;或者通过对两者之间连续转化过程的更有效控制,推动辩证唯物主义与现代科技的良性互动、持续共进。(4)自觉、全面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适应将辩证唯物主义推进到发展哲学的客观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深化,实践中广泛运用。(5)在及时总结自身体验,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借鉴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汲取它们的优秀成果,继承与发扬其中的宝贵传统,有效抵制歪曲历史事实的错误言行,表里一致的践行和谐、共赢新理念。
    文章最后表明了主笔者作为一个中共党员的热切期待。
正文:

(一)关于世界统一性的新理解

    人类对世界统一性的认识,随事物的展开,实践的进行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断的深化。如今,我们应该根据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现实社会的明显进步和思维能力的不断增强,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作如下表述: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世界,统一于物质客观存在的表现方式——既有不同又相关联——的矛盾状态之中。作为物质具体形态的所有事物,不论是自然的、社会的、还是思维的,全都有互相依存、有条件转化的两方面缺一不可的必然表现:即显示自身结构、层次、形态等特征的不同一面;以及只有借助不同事物之间,或者同一事物这一状态与那一状态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按必然性、规律性转化的相关联系。概莫能外。为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掌握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及其结果,我们有必要对事物的不同与事物的联系,在总体上进行较为明确的科学区分:把每时每刻直接间接地显示自身特征的个别物体,它们的种类,以及更大范围内由它们组成的整体,从总体上、在强调其不变本质——对应于人类思维的客观性——时,概括地称之为物质客体,或在强调其成份、结构、层次、形态的特征一面、着重于它的可变表现时,称为客观实体;把简单如个别物体之间的直接联系和那些体现在众多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复杂联系,包括早为人们熟知的内部联系、外部联系、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因果联系、相关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等等,在强调其不变本质——对应于人类思维的客观性——时,概括地称之为物质联系,或在强调事物之间的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有条件转化、着重于它的可变表现时,称为客观联系。
    之所以对物质客观存在表现方式作上述总体的明确区分,是因为条件已经具备,时机相当成熟,现实迫切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高生活质量的理论与实践两大方面的足够能力。
    就拿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得到个人、企业、国家,以至全世界普遍重视的热门概念——创新——来说吧,怎样才能卓有成效的进行创新?创新的本质、特征、道路、方法如何认定?这些在根本上都取决于我们对物质存在表现方式的确切理解,主笔者曾对此作过认真的分析、归纳,先后写成多篇自学心得:《创新面面观》、《创新深度考》和《中国教育创新管见》等,感触至深。尤其是《创新面面观》一文,先后被专业的社科单位评定特等奖5次,一等奖3次;而《中国教育创新管见》第一、二两篇由北京《人文科学》杂志压缩发表于2011年第3期并在哲学思考网站转载后,成为全站点击率增加最快的一篇(从2011年10月11日至2014年1月7月已达7735次)。这种种表明:物质存在表现方式两重性的确认,有助于创新概念的深化与运用。
    在现时,与创新同样火爆的还有发展概念。我们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根据国际上对发展概况的认识演变,结合本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发展理念进行系统的研究、综合、阐述,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观,并把它写入十八大庄严通过的新党章的总纲中,使之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为了把党中央的战略决策进一步落入到每个党员、所有群众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我们同样应该把它提升到哲学层次深化理解。并且使它与创新概念互补共进,发展需要创新,创新推动发展,两者的良性互动、持续共进需要我们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实际上也是它们运动、变化、发展的源泉——进行更加深入的科学认识。
    只要我们不囿于成见,实事求是,确认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世界,统一于物质客观存在的表现方式——既有不同又相关联——的矛盾状态之中,我们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在联系,领会以物质客体和物质联系为内容的矛盾范畴的客观实质,并且正确的认识下述隐藏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历史过程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中的基本事实:事物的复杂性,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以及世界的整体性和无限性,就在于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地转化,构成新陈代谢、永无止境的统一过程。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改造,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实质上就是对这两种表现方式的具体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过程的认识和控制。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人类与时俱进的必要性,产生于对客观实体与客观联系之间辩证关系和按规律转化的正确认识、长期实践和有效控制之中。
    那么,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中,有那些事例可证实上述认识的正确性?上述认识在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扩大必然中自由、以及实现崇高理想的努力中,必要性何在呢?

(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启迪

    仔细分析由江泽民同志推动编写并作序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关于科学定义——它实质上是对科学成就的概括,同时反映出科学的进度和趋向——内容演变的说明,联系糜克定的科学园中《科学历程手册》及其他有关文章的叙述,我们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它们由单一走向复杂,逐步形成体系,日益与实践紧密相联。着眼于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的相互关系,迄今为止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归纳为界限比较分明的三个阶段:1、广泛制造、使用金属农具,实现农业革命性变革及其以前的各个时期,即阿•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所提的“第一次浪潮”、“结束于公元1750年”的起始阶段。总体上属于认识、复制、直观地改造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着的物质客体、物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遵循着必然性、规律性的初级转化,其基本特点类似于科学技术中的仿制;2、以1782年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所掀起的工业革命为主要标志、结束于20世纪初期遗传学蓬勃发展的中级阶段。总体上的主要特点是:构思并实现自然界可能形成、但从未实际形成的物质客体、物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较为复杂的综合性、规律性的相应转化,其基本特点类似于科学技术中的创新;3、以现代遗传学的逐步深入研究;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电子计算机的制造和应用为起点,至今犹在延续、方兴未艾的能动阶段。总体上的基本特征是:在深入认识、理解、掌握物质客体、物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按规律转化的基础上;在正确、系统、越来越完善的科学理论的切实指导下;全面而有效地控制物质客体、物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复杂而长期的连续转化;严格而明确地按照自身的价值取向和预设目标,成效卓著地扩展必然中的自由,实现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掌握自身命运的伟大理想。
    当然,如同人们认识外界事物时不可能与对象完全吻合的状况类似,以上关于科学技术发展三阶段的划分,只能大致如此,相对明晰,其间的交叉在所难免,也无关主旨。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在介绍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的科技成就时概括地指出:“它们在天文学、历法、数学、医学、文学和文字学方面,在建筑、水利、冶炼等技术方面,都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成为古代生产力发达的进步代表。”1可以明显地看出:古代的天文学和历法,总体上是对日月星辰的观测、纪录和精密计算,建筑和冶炼也是对天然材料的初步利用。闻名于世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和印刷术,虽不是自行生成的天然物,但基本上都是天然物的初级加工、机械混和、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直观联系——必然性、规律性——的复制或重现。它们共同体现了科学技术发展初级阶段的仿制特征,反映出物质客体、物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在人类生活中的直接作用。
    蒸汽机、内燃机、电机的相继发明和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了比前进步的创新阶段,它们的制造既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也需要远高于古代的技术水平,更需要两者紧密的结合。我们从《科学历程手册》关于瓦特经过21年的不懈努力中可以深刻的体会到,科学与技术两者不可缺一。单就把活塞的往返直线运动转变成机器的圆周运动来说,它就是物质客体、物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连续转化的直观表现,是前所未有的,它与前阶段的区别重大而明显。
    最能生动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已进入到连续控制物质客体、物质联系以及两者之间复杂转化的依据之一是糜克定的科学园《当今世界主要环境问题》一文的有关介绍。现代的食物链、生物链、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等等概念都不可能归结为单纯的物质客体、物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简单转化在人脑中的反映,它们可以而且应该看作人类认识、并且力求控制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连续转化的复杂过程,体现着各种科学知识的集成,显示出科学技术发展能动阶段的基本特征。并且有力地表明:人类之所以能够控制事物连续转化的复杂过程;控制事物连续转化的复杂过程之所以必要,就在于物质的客观存在有两种互相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表现方式。
    事情十分明显:那些在客观现实中阻碍着客观实体彼此之间发生客观联系的时间、地点、或其他条件所造成的障碍,在思维领域里却易于被思维以独特的活动方式排除出去。因而,许多在自然状态下不易(并不是不能)发生的各种客观实体之间的客观联系和转化关系,在人们的意识中,却可以通过它们经过加工的映象,主观地建立起来。当它通过实践,使可能发生但从未实际发生的客观实体和它们之间的相应联系终于建立起来时,客观实体与客观联系之间按预定设想实现的连续转化,就会结出琳琅满目的累累硕果,构成一个日新月异的崭新世界。只要将手机、电脑、电视机普遍应用后与封建社会时的状况加以对比;只要将人工变化与自然变化加以对比;只要将自然界与社会加以对比,我们就能获得这方面的深刻印象。
    将上述三个阶段综合起来,我们就不难体会到:自然界的漫长发展之所以能够产生出像人这样具有非常能力的智慧生物,人类之所以具有足以自豪的主观能动作用,其根源就在于客观实体与客观联系之间能够辩证地转化。我们应该在确认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础上,彻底改变物质联系从属于物质客体的传统习见,实事求是地确认物质客观存在表现方式的两重性——它既有不同,又同时相联;既是物质客体,又必具物质联系;既不可变、又相应可变,两者按规律转化。

(三)科技知识体系和现代科技成果的实质

    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三个历史阶段,实际上可以看成为人类所面对的世界上所有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从初级开始,经过中级,到达高级;亦即是由仿制,到创新,到能动,永不停滞——的一个缩影。虽然,所有事物变化发展的情况更加错综复杂,我们无法确切地划定这三个历史阶段的起讫时间。不过,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比较细加体会。确认物质联系与物质客体同等而相对独立的地位——作为对立统一矛盾两个互相依存、不可或缺的另一侧面——在现时及将来已势不可违。
    最早建立起来的天文学、数学、生物学以及地理、历史等学科,大都以记叙、描述各类客观实体的性状和彼此的直观联系为共同特征,属起始——仿制阶段。
    随着对各类客观实体认识的增加,随着感性知识的大量积累,人们的认识自然而然地深入到对客观联系的分析中。虽然,人们仍然习惯于用类似客观实体的概念去表述它们之间的直接联系(如力、功、速度、化合价以及生产关系等等),把这种联系当做客观实体或其属性进行研究,但已能运用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去构思并实现新的客观实体与客观联系之间相对复杂的连续转化。如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以及大量化学产品的制造,这就相当于进入构思并实现自然界可能形成、但从未实际形成相应的客观实体、客观联系、及其相互转化的中间——创新阶段。现代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为支柱的新兴学科,则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已经进入更高——能动阶段的重要标志,它们具有与前不同;系统性、自主性更明确、更显著的鲜明特征。
    将牛顿力学与系统论作一比较:在牛顿力学中,我们也常常遇到事物之间互相联系问题,如合成力、合成速度等矢量叠加问题。从求合力公式以  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合成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分力的大小,而且也与两分力之间的直接联系——即由两分力彼此间相对位置决定的θ角——有关。在这里人们也遇到了1加1不等于2的客观事实。不过,由于牛顿力学只是从量方面对力的叠加问题进行研究,力与力之间互相联系在量方面的一致性,使人们可以把这种联系当作依附于力本身的一种属性,即把由两力不同方向构成的θ角当作力本身的相应表现。力与力之间联系的自身规定性,未能引起人们应有的关注。
    但在系统论中,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自身规定性却迫使人们无法回避了。因为,系统功能之所以大于所有要素功能的总和——即作为系统论基础的整体相悖律——只能用确认要素之间的联系如同要素本身那样,有着自身的规定性和功能表现这样一种观点才能理解。
    无一定联系的两个客观实体之间是不可能构成有科学研究价值的系统的。若将研究对象中不同质的规定或功能表现以数一表示,那未,两种要素之间具有新质或功能表现(从它不能被组成要素取代这个意义上确定)的一定联系也应表示为一。由这两种具有内在联系要素构成的系统,从质的规定性和功能表现角度上看,实际上应为三。但人们习惯于把客观联系看作可纳入客观实体概念之中的属性,一般地不去考虑两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质的规定性和功能表现。系统只是一种要素加上另一种要素,即为二。于是就出现了新事实与旧认识之间的矛盾。整体相悖律的根源即在于此。它实质上是人们在新的现实面前不得不承认客观联系具有与客观实体同等而相对独立地位的必然表现。
    最能表明人类已进入连续控制客观实体与客观联系多次转化新阶段的是科学与技术之间日益加强的融合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指出:“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与技术是分离的,它们各自独立发挥社会作用,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它们的发展往往是脱节的。”3{C}{C}{C}{C}{C}{C}该书接着介绍了学科和学科、技术和技术、学科与技术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各自突破,但又融合共进的现状和前景,并且说明了它们所引起的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科学技术的概念、方法和手段向人文社会科学的渗透,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伦理观念和理论在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当代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当代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成果正是出现在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汇之处。”{C}{C}{C}4现代科学技术的状况如此,当前的哲学又该如何?
    该书还在通俗地说明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时指出:“科学回答的是 ‘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5十分明显,“是什么”、“为什么”主要涉及判断与推理过程,着重于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确切反映的客观联系方面;“做什么”、“怎么做”则是为了解决通过行动进行实施问题,着重于将思维成果物化为相应的客观实体。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理解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之间的并列及相互转化关系,它们相互融合共同进步,既标志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交替上升;又体现了人类确已取得控制事物多次转化形成连续过程的足够能力,我们理应从哲学高度充分肯定:现代科学技术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正在展现的辉煌前景,不容置疑地表明了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是物质客观存在缺一不可的两种表现方式。
    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原来泾渭分明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有不同研究对象的传统学科之间都出现了势不可挡的交叉渗透之势,产生了相应的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系统学科。这些日益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交叉渗透,本质上就是新的客观联系的建立。它孕育着新的学术成果,将会诞生新的客观实体,同时也更有力地表明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相互转化过程的客观存在。

(四)经济发展与社会实践引发的思考

    自然演化与社会进步之间有着可供类比的一致性。
    先拿我们这一代人最为熟悉的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来说吧,在新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以前,受原苏联片面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对立、斗争一面的思想影响,人们习惯于将市场经济看作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将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后不可逆转的经济模式。尽管,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都有各自不同、错综复杂的内部联系,但从社会存在着眼,它们可以看成由社会制度从根本上决定的此为彼代的两种客观实体。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行,计划经济模式的运行在生产中发挥出支配性的现实作用,与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积年累月,这些新的客观联系形成了事实上的“铁饭碗”、“金交椅”,导致了产品十几年、几十年一贯制等诸多社会弊病的普遍产生,生产的自我调节机制也严重受损,生产与生产者这两种客观实体都发生了由新联系的建立而造成的新变化。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又开始了的新一轮转化,因为它导致社会商品匮乏,影响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尤其在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中,人民群众不能不对自己的将来作出新的抉择,僵化的原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在与此相关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可悲地解体了。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经过反复的思考、探索,终于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决策,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人为壁垒终于被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之间的必然转化打破,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战略目标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时期,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新联系自然而然的建立起来,产生出累累硕果,构成了人人必须面对的新现实。


    社会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复杂系统,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相互转化、构成连续过程的事例比比皆是,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看起来似乎是势不两立、此消彼长的客观实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奠基人一开始就预言了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趋势。但时至过了一个半多世纪的今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领域内潜力尚存,整个社会似乎比它的初期稳定,这里固然得力于高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出现,根本上却正如江泽民同志在《思想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的讲话中所分析那样:“……,自从社会主义这个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在世界上出现,并且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同社会主义进行斗争,……。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作了不少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仅能够容纳现实的生产力,而且生产力还在发展,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程度的缓和。”6。事实上,我国的改革开放也借鉴了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根本性措施。这些全都符合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互相转化的客观规律,并且产生了十分明显的成效。
    正是由于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的互相转化是物质客观存在的表现方式,它必然地在人类的思维中得到相应的反映。
    以作为思维表现的文字为例:
    文字的产生以语言的交流、积累为前提,语言则是思维的直接表达。文字和语言的表达方式是主观的,其内容则是客观的,这就清楚不过的表明它们是客观联系与人类认识转化生成的客观实体。而文字的使用和演变又反过来大大促进了人类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社会历史的纵向联系,成为文明进步的推动力之一。时至今日,报纸书刊等各种平面媒体以及电台电视电脑网络等交际手段的日新月异,更只能理解为人类已经能够充分自由地控制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多次转化共构连续过程的鲜明标志。
    最能启发我们思考物质客观存在表现方式的是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概念所作的科学解释。据《理论学习小辞典》介绍:“实事求是原是中国的古语。<汉书•河间献王传>称赞河间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颜师古注:‘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这一古语作了新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到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7在这两种一脉相承的解释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毛泽东与汉书对实事求是一词的解释全都以“实事”和“是”的不同内涵和相互关系为着眼点。但汉书所涉的“实事”和“真是”,着重于对认识正确程度的判别,“实事”和“真是”的联系较为直观、单一;毛泽东解释的“实事”和“是”则有普遍性的品格,其中的“求”更含有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并且形成复杂过程和系统的意思。毛泽东的解释言简意赅的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要点,可以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核心内容的简明表述,可以印证我们探讨科技发展过程、现代科技成果、以及社会发展所得的关于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是物质客观存在两种必然表现这一结论。我们完全可以对“实事”和“是”作如下理解:“实事”和“是”是矛盾转化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实事”是这一过程中具有独立规定性的相对静止状态,即物质客体;“是”为这些静止状态彼此之间的必然联系,即物质联系。它们互相依存,能够有条件转化。有什么样的“实事”就有什么样相应联系的“是”;有什么样的“是”,同样会有与之相应的作为相互联系中固定环节的“实事”。“实事”变了,与其相应的“是”就会随之变了;反之,“是”变了,与之相应的“实事”也会随之变了。离开了事物和它的规律性,“实事”和“是”就失去了可“求”的前提,也就无法认识、无从把握。不仅自然与社会在物质存在的表现方式上根本一致,作为它们在人脑中反映的思维也毫不例外,世界在本质上确实是统一于物质的客观存在既有不同又相联系的表现方式之中。
    综合上述,我们就可以将反映在认识过程中的物质客观存在表现方式,表述成这样的概念系统表。
 
    说明:1、↑↓表示同层次的概念,即从不同侧面对同一对象的表述。
    2、↓表示层次较低、范围较小的部分。
    3、←→口←→表示互相转化。
    4、与物质客体对应的物质联系称为相应联系。

(五)深化认识  推进哲学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促共进

    上节所列的概念系统表虽然只有区区58字、19个标点符号,然而,主笔者却进行了超过半个世纪的认真探索。并且,一反哲学知识传承的常规,先从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着手,进而结合社会进步的最新成果,凝集、提炼出来。过程的曲折性和个人社会环境及能力的局限性,使主笔者切望能把这一认识成果,放在进一步的社会实践中验证、充实、完善,使之服务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构建。尤其在下述五个方面,祈盼尽可能多的有识之士自觉参与,协调一致,合力开辟整个人类日益辉煌的美满未来。
    其一、主笔者从青年时期开始,通过自然科学的普通教材,深化原本粗淺的哲学常识。其后,虽因经历的曲折,不得不背离这个方向,但通过实际工作和社会进步的切身体验,又受到钱学森、王梓坤、钟肈和这样的名家、名师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于本领域的有力鼓舞,从而深信:人类主观能动作用的充分发挥,和谐、共赢新时代理念的广泛传播和认真落实,国家民族崇高目标的依次实现,根本上全都依赖于科技知识与哲学理论的互促共进。现代科技水平的持续提高,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在方向上、总体上的有效指导;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深化、完备,取决于现代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和持续积累,两者相得益彰,相违俱损。
    不久以前,主笔者的一位高中同学带来了他写于1964年6月;通过普通高校课本——物理、化学、高等数学——领悟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自学成果(1.8万多字的《[二]数学知识对我们的启发》)。尽管,这篇文章中的缺点、错误在所难免,在它之前所写的第一篇文章已难寻觅,时光的流逝、身体的老化,更使主笔者丧失了继续探讨的可能。好在“坚冰已经打破,航线正在开辟”。主笔者希望,并且坚信:现代科技成果的日新月异、社会进步的卓著成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重要理论在改造世界中的出色运用,将会使攀登科技高峰、为自己创造幸福和价值、求人类实现崇高理想的有识之士,必能以现代科技与作为辩证唯物主义新标志——发展哲学——的良性互动、持续共进,亦即是实践与理论的辩证转化中,有所借鉴,不断前进。
    其二、在本文第四节“经济发展与社会实践引发的思考”的开头中,主笔者曾以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相互借鉴作例,说明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的相互转化——质言之,就是将辩证唯物主义从对立、斗争回归到统一、求谐——具有不容违背的必然之势。
    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当时,科学技术虽已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科学技术的发展毕竟还处于中级阶段,人们还总是习惯于把物质联系当作物质客体的属性或表现之一。加上资本主义社会还处于对内依靠残酷剥削工人;对外掠夺殖民地劳力、资源的初期,阶级对立十分尖锐,阶级斗争空前激烈,时代背景促使辩证唯物主义的创始人不能不把对立、斗争;号召无产阶级革命放在第一位。尤其在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原苏联极端僵化的偏面思想的严重影响下,对立、斗争更成为后来社会主义各国的运行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历史、现实、实践的认真反思和探索求进,更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光辉旗帜下改革开放的全面实施、及其举世钦敬伟大成就的取得;在相当程度上也由于核战争及人类生存环境急剧恶化造成严重威胁的社会现实,新的形势把共同应对人与自然关系、提高全人类生活质量的历史课题,推到了优先的位置上,实事求是的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一致地认识到和谐相处、共求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双赢”、“多赢”、“共赢”,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新颖理念,相继形成,在提高与普及中顺序渐进。肯定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之间的规律性转化,以建立在多样性基础上的统一、和谐代替对立、斗争的僵化认识,将是人类再创辉煌历史的现实需要。
    我国的文化大革命是对立、斗争观点运用的巅峰,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受其危害最烈。 “物极必反”,真正掌握了实事求是、转化之道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及其后的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求进在改革开放的光明大道之上,将发展定位在开创美好未来的第一要务,进而向世界宣讲、落实体现着转化精神的合作共赢新理念。不久前明确提出的“两路一带”的宏观设想,既是历史传统的继承发扬,又是在国际范围内将对立、斗争观点转化为统一、和谐思想的杰出运用,处身于这样一个辉煌时代的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应该义无反顾地理解、运用作为辩证唯物主义新阶段的发展哲学观点和理论,自觉地投身于传播、落实统一、和谐伟大目标的行列之中。
    其三、本文所表述的关于物质客观存在表现方式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的分析而获得,它必然地能适应并推动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预期,对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之间辩证关系的更深入研究,对人之所以具有能动作用根源的全面揭示,必能指导人们更加自觉而切实地通过物质联系去改造物质客体,或者通过物质客体去掌握物质联系;或者通过对两者之间连续转化过程的更有效控制,自觉推进辩证唯物主义与现代科技的良性互动、持续共进。
    其四、在深化改革、提高科技水平、促使社会进步的长期实践中,自觉、全面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向发展哲学新阶段,在理论上不断深化,在实践中切实运用。
    仔细领会体现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的内在规律,人类在改造事物的实践进行到一定阶段、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犹如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阶段、并且构成持续转化、共同进步的客观过程一样,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应用的相互转化,就必然地上升到主导地位。在我们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的大力倡导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产物的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我国人民工作、学习、生活的指导原则;以此为基础的发展哲学,也越来越引起专家学者们的普遍关注。那末,怎样才能使发展观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在实践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展的哲学本质究竟何在?实事求是地确认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有助于把辩证唯物主义推进到发展哲学的新阶段。因为,哲学虽然在其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因其理性色彩浓厚,使很多人望而却步,但实际上它无处不在,作用显著,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现在是我们还其本来面目的时候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比较具体的认识清楚:所有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无非是物质客体的结构变化、位置移动,数量增减,性质演变;以及物质联系表现方式、所处状态的不同。它们在根本上完全一致,互相关联,又各有所指,不容混淆,从而在哲学上肯定发展是所有领域内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相互转化中的定向运动、变化过程;发展哲学则以所有领域内一切事物的定向——符合人类基本的价值取向——运动、变化过程的本质及其相应规律为客观的研究对象;而科学研究则提供相应的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相互转化时、可供实践充分验证的实在内容,它们将在人类实现预期目标中各扬所长、交映生辉。
    其五、我们在及时总结自身体验,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还应该借鉴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汲取它们的优秀成果,实事求是地借鉴人类的发展历史,继承与发扬其中的宝贵传统,有效抵制歪曲历史事实的错误言行,表里一致的践行和谐、共赢新理念。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曾经这样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化趋势,使人们意识到完成‘代替性技术’越来越困难了,而‘综合’旧有技术创造新产品是一条发展工业的出路。日本看准这点,提出‘综合就是创造’的思想,并使之成为技术开发的重要指导思想。近30年,日本抓住这一条搞成功许多新产品,在技术上取得优势,在经济上得到繁荣。”8。综合的实质就是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之间的相互转化,但日本所注重的综合有两个局限性:一来,它仅限于科技方面的自觉运用,缺乏扩展至整个社会乃至客观世界的整体性。二来,在正确认识历史方面却反其道而行之。前者表现在它没有将科技层面上的“综合”实践上升至“创新”的哲学高度。后者,反映在它竭力回避在军国主义统治下发动二战侵略战争对邻近国家乃至世界人民所犯的滔天罪行,肆无其惮地将国际法庭判定的战犯尊奉为本民族的英雄。我们应该去伪存真,致力于把综合提升到国家层面、哲学高度。同时坚持不懈地宣讲历史真相,从另一侧面发挥科学继承历史的重大作用,切实掌握经验与教训的辩证关系,求同存异,正确化解国际纷争,这将是促使世界结束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冷战思维的有效手段之一。
    概括上述,现时及今后的辩证唯物主义应该以科学发展为旗帜,通过发展哲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经济、社会进步的更紧密结合,在广大人民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增强他们获取必然中自由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指导他们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扬、借鉴与创新、经验与教训、普及与提高等全局性的辩证关系。与时俱进地推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构建和完善。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这些既目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新政权的胜利;又曾被建设社会主义曲折历程所困惑;也享受到改革开放实惠;自愿承担“三个代表”历史使命的共产党员对此感触尤深:曾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有力验证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之所以陷入低谷,与事物在人们面前展开的情况相关,系人们对它的理解未能与时俱进使然,我们应该根据新的现实和新的使命,将自己摆进去,让自己挑担子,不做旁观者,争当践行人,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提高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识水平、普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本知识的历史使命,从理论、实践以及两者的内在关系着手,自觉地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推向以发展哲学为标志的更高阶段。主笔者虽已力不从心,但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重要理论,综观哲学、科技、社会的历史进程,毫不动摇地坚信: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持续转化的必然趋势虽会经历曲折,但将推陈出新,无限延续,发展哲学必能迎来百花齐放、竞相吐艳的芬芳春天,献身于此无悔人生。
                                2014-10-6精二改于椒江
    引文来源:
    [1]、[2]、[3]、[4]、[5]、[8]《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笫12、22、43、48、6、37页。
    [6]《论“三个代表”》第57页。
    [7]《理论学习小辞典》第323页。

  • 1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