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流芳家谱 > 家谱收藏 > 家谱名称
流芳家谱

王姓家谱

作者:   时间:2014-12-02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末期王子比干后裔,属于以帝王身份为氏。

  殷商王朝末期,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叔叔,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于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姓氏,其以子为姓是从契开始的。

  传说,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城氏的女儿。有一次,简狄与她族中的姐妹一起在大河中洗浴,忽然看见天边飞来一只大鸟。那鸟在河边下了一个蛋,正好离简狄很近。简狄便把那个鸟蛋捡起来吃了。说也奇怪,简狄自从吃了那个鸟蛋以后,便怀了孕,经过十月怀胎,竟生下了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就是契。

  契在尧帝的时候出生成长,成人后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后来当大禹治水成功,舜帝对他进行表彰的时候,大禹就说这里有稷、契、皋陶等人的功劳。于是,舜帝还专门下了命令,任命契为司徒,让他用父、母、兄、弟、儿子等伦理观念教化百姓,并将他封在商邑(今河南商丘),赐姓为子。

  契在自己的封地传了一代又一代,皆以子为姓氏。到了他第十三世孙子汤的时候,经过了八次迁都,最后终于在亳(今河南商丘)定下了统治中心,成为与已经腐朽没落的夏王朝抗衡的一个强大部落集团,首领就是子汤,亦称商汤。

  当时,夏王朝已经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与夏王朝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商汤的部落正处在蒸蒸日上的发展时期。商汤很会治国,是一个仁义的君王,各地的人们纷纷离开夏王朝前来投奔他。在这些离夏奔汤的人群中,有一个叫伊尹的能人,成了汤治理国家的良辅。

  最后,商汤在伊尹的辅佐下迅速强大,向夏王朝发动了进攻,一举打败了夏桀,推翻了夏王朝,在西亳(今河南偃师)定都,建立了商王朝。

  商王朝也时盛时衰地延续了五百多年的时间,最后终于灭亡于末代君主商帝辛子纣的手上。

  比干,是纣王的爷爷商帝太丁的儿子,也就是商纣王的叔叔,当时他正担任少师的职务。纣王昏庸暴虐,人们纷纷离去,就连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也走了,而一个兄弟箕子也装起疯来。比干却下决心劝谏纣王改弦更张。他见到纣王,对他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那纣王根本不听,比干就不走,一连在宫中劝了三天,最后把纣王说得不耐烦了,残暴地说:“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倒想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如此。”说完,便令人将亲叔叔比干剖腹挖心,活活杀死了,天下人皆叹息不已。

  据史籍《通志》的记载,殷商王子比干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

  比干被纣王残酷地杀死后,葬于商都朝歌附近(今河南卫辉),他的后裔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同时为了纪念他,便以其王族身份改称王氏,世代相传至今。

  子姓王氏族人大多尊奉比干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初期周平王太孙赤之后,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

  古代河东郡猗氏县有王氏,为周平王姬宜臼的太孙姬赤之后。

  周平王在位有五十一年之久(公元前770~前722年),他的太子姬浊父却活不了那么久,先他而死。太子浊父有个儿子叫姬赤,是后来周桓王姬林的胞兄。

  周平王五十一年(公元前722年),周平王去逝,姬赤继承了王位。但因其势力远不如胞弟强大,很快便被姬林推翻,姬林即位为王,是为周桓王。

  王位被夺之后,姬赤不得已而出奔到晋国,居河东(今山西太原),其后裔子孙因自己是王族之后,为不忘贵胄身份,皆改姓为王氏,是为山西王氏、或称河东王氏,为姬姓王氏中出现最早的一支。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

  据史籍《通志》及《新唐书》记载:毕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时,他被封于毕(今陕西咸阳),为公爵,故史称为毕公高。春秋时期,其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也都被称为王家。

  姬姓在先秦时期是著姓、大姓,周武王灭商后,延续三个半世纪的西周都是姬姓的天下。

  姬姓的始祖即史籍中记载的后稷。传说后稷的母亲叫姜嫄,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见一个巨大的人的脚印,她感到很好奇,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的脚印。她就走过去,踏在那个巨大的脚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脚大多少。谁知这一踩就怀了孕,后来居然生下一个男孩。姜嫄以为这个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让过往的牛马把他踩死。不料牛马见了这个孩子全都绕道而行。姜嫄又想把他扔在森林里,但她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又没扔成。最后姜嫄来到一条水渠旁,当时正值冬天,渠水结了冰,姜嫄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冻死。就在这时候,又飞来一只大鸟,它卧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护翼温暖着这个孩子。姜嫄以为这个孩子有神灵保护,不是个普通的人,就放弃了把他抛弃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这个孩子曾经被抛弃,所以这个孩子名字就叫弃。

  后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个名叫公刘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发展起来。这时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公刘以后的第九代,姬姓部落又出了一个名叫古公亶父的人。在那个时候,当地戎狄之人经常侵扰姬姓部族,为了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古公亶父便率领部族从豳(今陕西旬邑)迁徙到岐山(今陕西岐山)脚下。古公亶父带领部族在这里建筑城郭房屋,并建立了官僚机构管理部族事务,从而具备了国家的规模。

  古公亶父的孙子,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文王姬昌。当时正值商纣王残暴统治时期,姬昌大行仁德,礼贤下士,与之成了鲜明的对比。姬周的力量不断发展,接连征服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又把都城向东迁到了丰邑(今陕西长安沣河西岸)。到了周武王姬发执政的时期,终于推翻了殷商王朝,建立了周王朝。

  周武王的兄弟众多,其中有一个弟弟名叫姬高,传说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姬高在周武王灭殷商以及周初政治生活中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周武王灭商后,举行了庄重的进入商都的仪式,入城以后,姬高又奉命打开殷商的监狱,释放出关押在那里的百姓。接着又接管了商王朝掌管音乐礼仪的机构。因此,当周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姬高被封公爵,赐于毕邑(今陕西咸阳),所以历史上又称其为“毕公高”、“周毕公”。

  周武王病逝后,周成王姬诵立。周成王临死的时候,又把周召公、周毕公召来,让他们尽心辅佐太子姬钊。周成王死,太子钊立,是为周康王。

  不知过了几代,毕公高的后代们逐渐失去了封爵和封地,变成了平民,有的还跑到了少数民族居住区,并以邑名而改姓氏为“毕”。到了春秋中期,毕公高的后代中有一个叫毕万的人来到了晋国,再一次使毕公高这一支姬姓家族兴旺起来。当时晋国正是晋献公姬佹诸执政时期(公元前676~前651年在位),毕万在晋献公手下当了一名统兵的武将。

  周惠王姬阆十六年(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毕万和赵夙一起统兵进攻霍、耿、魏三国,并将其灭掉。毕万因功被晋献公授予大夫之位,封在魏地(今山西芮城)。从此,毕万及其后裔子孙又以新的封地名称作为自己的姓氏,改姓为魏氏。在晋国的一次次政治斗争中,魏氏家族协助了晋王室,也壮大了自己,最后导致了晋国被韩氏、赵氏、魏氏三大家族瓜分,晋国灭亡。

  由毕万的后裔子孙魏氏家族建立的魏国,始终是战国七雄之一,曾一度非常强大,不但抑制了秦国向东的扩张,还曾经灭了中山国、卫国、蜀国。到了战国晚期的群雄争霸过程中,魏国却历经了数次败仗,势力迅速衰败。

  先秦时期的秦王赢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大将军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十万大军攻打魏国,秦军包围了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数攻不下,王贲遂下令引黄河、大沟(魏国在黄河中下游开凿最早的运河工程)之水直灌大梁城。围困三个月后,大梁城被水淹坏,魏王魏假请降,秦国遂灭魏国,尽取其地。

  魏国灭亡之后,其王族子孙纷纷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也被世人称为“王家”,故改姓为王氏,世代相传。例如,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先是避难于泰山,至西汉时期入朝,被汉高祖刘邦封为兰陵君,其后裔子孙认为自己源于王族显贵之家,便易姓为王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王室太子晋之后,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

  太子晋,公元前565~前549年,就是姬晋,字子乔,是东周时期一位颇有才华的王室小贵族,他是周灵王姬泄心的太子。史称他“聪明早慧,幼有成德”。

  晋平公说:“灵王太子晋才十五岁,竟如此厉害,我和他辩论,竟被他问得理屈词穷。我们还是及早归还先前侵占的周王室的土地吧,否则我们就会大祸临头”。

  在一边的师旷听后很不服气,他不相信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孩子会有这么厉害,便要求到周王廷与太子晋辩论。没想到师旷见了太子晋后也被问倒。师旷是个盲人,他利用这个生理上的残疾为自己找了个下台的台阶。他说:“我是个盲人,看不见,只靠耳朵来了解外部世界。耳闻要比眼见的东西少多了,所以容易被问倒。”话虽这么说,师旷也确实领教了太子晋的厉害。

  太子晋不但对来较量的诸侯使臣们唇枪舌剑,对自己的国事也据理力争。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谷水、洛水两条河流洪水泛滥,直接威胁着周王室京畿的安全。当时周灵王打算用堵截的办法阻住洪水,太子晋却坚决反对,主张用疏导的办法根本解决。尤其是,太子晋从如何治水的问题中引申出如何治国的大问题,指出壅堵的办法实际上是保自己于一时而使矛盾激化。他说:“王将防斗川以饰宫,是饰乱而佐斗也,其无乃章祸而遇伤乎?自我先王厉、宣、幽、平而贪天祸,至于今未弭。我又章之,惧长及子孙,王室其愈卑乎?”由于其一再据理力争,被恼羞成怒的周灵王在一怒之下贬为庶民,但太子晋之德举却因此名声远扬。

  太子晋是春秋时期一位具有太子身份却未能能够继承王位的人。关于他位能继承王位的原因,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他因为过于直言相谏,因而被废掉了太子的身份;另一种说法是他年幼早丧,失去了继承王位的机会。不过,据史籍《新唐书》的记载,周灵王太子晋还是因直谏被废为庶人。

  太子晋的儿子叫姬宗敬,后来担任了周王室的大司徒。因他是太子晋之后,其后代族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琅琊等地,所以时人皆号称其为“王家”,因以为氏,称王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王氏正宗,是为太原王氏、或称琅邪王氏。

  后来,世人在山西太原晋祠中修建了一座“子乔祠”,就是对王氏始祖太子晋的纪念。

  姬姓王氏族人大多尊奉太子晋(姬晋)为得姓始祖。

  第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末年西周桓公姬揭之后人,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

  南郑,原来是古褒国的一个邑地,后成为东周王室卿士周桓公姬揭的封地,位置在今陕西省的汉中地区,不过,周桓公从来没有去过该地。

  在周考王姬嵬执政期间(公元前440~前426年在位),他于周考王姬嵬元年(公元前440年)赐封弟弟姬揭于成周京畿紧挨着郑国的王城地方(今河南洛阳西部),以继续周公之职,史称其为“周桓公”,号“西周”,亦称“西周君”,其封地也称“郑”,史称“西郑”,亦称作“周公国”,以便与国都在新郑的郑国有所区别,属于周考王分封的诸侯国。。

  到了周烈王姬喜元年(郑康公二十一年,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韩哀侯尽出举国之军,灭了历史悠久的郑国,捎带着吞并了西郑,周桓公也因此逝世。亡国之后的一部分郑国王族、国民,连带着西郑的国民逃迁至陕西汉中地区,以故国之名再建了一个小方国,也称“郑”,史称南郑(今陕西汉中),并以故国名为姓氏,称郑氏。

  这在典籍《一统志》中称:“南郑,古褒国附庸之邑。桓公殁,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郑。后为县名。今属陕西汉中府。”在周桓公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郑氏。

  西郑不久又被韩哀侯复国,立周惠公为君,以便与东周王朝对抗。周惠公封自己的小儿子姬根于巩邑(今河南巩县),以奉王号,号称东周惠公。到了周显王姬扁二年(韩懿侯韩若山八年,赵成侯赵种八年,公元前367年),周惠公去世,姬根在东部地区争立。而当时的赵成侯、韩懿侯分别用武力对姬根加以支持,以对抗周显王,致使东周王室再次分裂成西周、东周两个更小的方国,得到赵成侯和韩懿侯支持的姬根成为东周君主,与周显王分庭抗礼,史称“东周公国”。

  一百一十年后的周赧王姬延五十九年(秦昭襄王赢稷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发动了击灭周王朝之战,秦军大将摎领兵攻打西周,直取河南周君都邑,依附于“西周”的周赧王亦在当年逝世,两周王朝国祚共历八百六十七年,至此彻底灭亡,秦昭襄王取周王室九鼎宝器,中国历史开始进入先秦时期。但秦昭襄王还是保留了东周公国。

  七年后的秦庄襄王赢子楚元年(公元前249年),东周公国也被秦庄襄王所灭,其王族后代以及部分国民也迁逃至南郑,一部分人以邑名为姓氏,称郑氏;一部分人纪念所灭的原居地王城,遂改姓为王氏,世代相传至今,为河南王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古帝王虞舜之后齐王田和后裔,属于以帝王身份为氏。

  妫姓氏族原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氏。

  妫姓的始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虞舜。虞舜是黄帝的八世孙,曾以“虞”为姓,那是因为舜的家族所生活繁衍的地方位于今天陕西省的南端蒲州、芮城、平陆一带,其境内有一座虞山,又是古虞国所在地。不过,因为舜出生于姚地(姚墟,今河南范县南部),也以地名取姓氏为姚姓,称“姚舜”。

  当初,虞舜没有被选为尧的接班人时,尧为了考察和培养他,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虞舜与他的两位夫人当时就住在妫水之滨。这条妫河就在今天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南,从历山发源,向西流入黄河。所以,舜帝的后代便以所居住的这条河的名字为姓氏,称妫姓。

  虞、姚、妫,都是舜帝的姓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三,本源仍是姬姓。

  舜帝的母亲死得早,他的父亲虞瞽叟又娶了新妻,以后又与新妻生了个儿子名字叫象。虞瞽叟喜爱新妻及后子,对舜由亲到疏,由疏到厌,由厌到恨,甚至多次设计谋害他,欲把他置之死地。有一次,虞瞽叟让舜去修理仓廪的顶部,不料当舜爬到顶部后,虞瞽叟却在仓廪下放起火来,企图把舜烧死。幸亏舜事先有所防备,他用两只大竹笠护卫着自己,逃脱了火海。

  舜从尧帝那里以禅让的方式继承了天下,在他退位之前,又以禅让的方式把天下传给了大禹。大禹因舜帝传位之恩,就把舜帝的长子姚商均分封在虞(今河南虞城),从此妫姓的一支在这个地方代代生息繁衍。

  经过夏、商两朝,妫姓族人在妫水流域和古虞国都得到了发展。到了商王朝末期,由于西方姬姓周国的日益强盛,两个地方的妫姓与周国的关系也渐渐密切起来。

  当时,古虞国的商均后代在商王朝末年也和姬周有着密切的来往,当时一个叫遏父的妫姓人竟到了周文王姬昌那里,还作了陶正这样重要的官,负责整个周国的陶器生产。在周武王姬发灭掉商王朝以后,实行分封制度,受封的对象有三种人,一个是先圣先贤之后;一个是功臣谋士之后;一个是自家兄弟。作为先圣先贤,神农、黄帝、尧、禹的后代们都得到了封地和封爵,舜的后裔妫氏也不例外。周武王找到了遏父的儿子妫满,把他封在陈地,爵位为公,建立了陈国,将国都设在宛丘(今河南淮阳),妫满因此被称为“胡公满”或“陈胡公”,成为妫姓一支在河南淮阳地区发展的祖先。

  陈国君主的位置传了十代,换了十五位国君,到了陈宣公妫杵臼执政时期(公元前692~前648年在位),国内发生了一次动乱。

  陈宣公在周庄王姬佗五年(公元前692)即位后,立长子妫御寇为太子。后来,陈宣公后娶的一位宠姬又生了儿子,名字叫妫款,深得陈宣公的宠爱。因此陈宣公又打算让妫款作自己的继承人,便干脆在周惠王姬阆五年(陈宣公二十年,齐桓公姜小白十三年,公元前672年)杀掉了太子妫御寇。

  妫御寇有一个十分亲近的朋友,名叫陈完(妫完),是先世陈厉公妫跃(妫佗)的儿子。妫御寇被杀,陈完在陈国也呆不住了,他怕受到牵连,便带着自己的家人逃到了齐国。这时候,正值春秋时期第一任霸主齐桓公姜小白在位,齐国处于蒸蒸日上的强盛阶段。那陈完一直贤名在外,来到齐国后,齐桓公很高兴,赐予陈完田赋,并打算让陈完担任齐国的卿相,但陈完推辞了,只作了齐国的工正,主要负责齐国的器械生产。从此,陈完一族在齐国落了户,为了感谢齐桓公“赐田”,因此把自己的姓氏也由陈氏改为田氏,称田完。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陈完入齐”或“田完入齐”。

  在田完入齐约一百七十年以后,田完的后代田乞在自己的封邑内用大斗出、小斗收的办法笼络齐国人心,使得田氏宗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当时一些有远见的人都说:“齐国之政恐怕最终要落到田氏手中。”在齐景公姜杵臼逝世后,田乞利用手中的强权杀死了支持齐景公太子孺子荼的高昭子,赶跑了孺子荼的另一个支持者国惠子,最后杀死了孺子荼,扶立了齐景公的另一个儿子姜阳生为君主,是为齐悼公,而自己则为齐相,掌握了齐国的军政大权。

  又过了一百多年,在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二年(齐康公姜贷元年、田齐和子元年,公元前404年),田乞的曾孙田和废齐自立,取代了齐康公,成为齐国的君主,将姜姓齐国改为田姓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事件。

  在战国时期,田氏家族统治下的齐国经历了由昌盛到衰败的过程,历经八代君主、一百八十四年,到了秦王赢政二十六年(田齐王田建四十四年,公元前221年),齐国就被秦王嬴政横扫六合的扫帚席卷进了统一的秦帝国版图之中了。

  齐王田建在亡国后,被强迫迁到共邑居住(今河南辉县),他生有三子:长子田异、次子田桓、三子田轸。

  田异生有一子叫田安,在秦朝末年的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农历12月西楚霸王项羽领导的反秦战争中,田安率故齐国将士攻克了秦朝的济北郡(即泰山郡),和齐军大将田都追随项羽入关,因此得到了项羽的信任和嘉奖。后来在项羽分封十八诸侯时,敕封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今山东肥城)、田都为临淄王、原来的齐王田市改封为胶东王,但就是没有封原齐国的执政上卿田荣什么爵位,那田荣当时十分不服气,但只能唯唯恨恨而已。

  项羽称霸后仅仅四年,就在楚汉之争中被汉王刘邦打败,随着项羽的失败和西汉王朝的建立,田升的济北王爵位也就不复存在了。而那田荣就乘机在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农历5月首先率兵攻打田都,田都逃奔西楚。到了农历7月,田荣再出兵击杀了田安。虽然只有这短短的四年,济北王之号却开了妫姓称王的先河,从此,田建的子孙后代便世代以先祖爵位作为自己的姓氏,称王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山东王氏。

  妫姓王氏族人大多尊奉陈完(田完)、田建为得姓始祖。

  第七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刘嘉等没落的刘汉贵族纷纷投靠和依附于王莽,甚至出卖安众侯刘崇、徐乡侯刘快、陵乡侯刘曾、扶恩侯刘贵等反抗势力,使其皆被王莽镇压。

  在新朝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新皇王莽下诏说:“嘉新公国师以符命为予四辅,明务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

  从此,这三十二族人皆改称王氏。

  新朝地皇四年(西汉更始元年,公元23年),王莽新朝覆灭,汉光武帝刘秀一整河山,建立了东汉王朝。刘氏宗族认为那些在新朝时期献媚于王莽的三十二族刘氏宗亲弃祖附莽,不配为刘汉一族,因此禁止他们恢复称刘氏,虽然后来依然有许多人在历史上自行恢复了刘氏,但仍有不少人仍然沿称王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冒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有西域胡人支颓褥迁居到新丰(今陕西临潼),但他不久即病逝。按史籍《北史》的记载:“颓褥死,其妻少寡,与仪同王粲野合,生子曰琼,粲遂纳之以为小妻。其父收幼孤,随母嫁粲,粲爱而养焉,因姓王氏。”

  支颓褥的妻子带着原先的儿子支收嫁给了北周的王粲,因此支收改汉姓为王氏,后史称其为“王支”。王支后娶妻生子,儿子就是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王世充,在隋朝末年一度建立了一个“郑国”,自称开明帝,立国祚两年又两个月,后被大唐王朝的秦王的李世民所灭。

  明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都御史杨一鹗,曾在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递修《春秋四传》三十八卷;还有一位大理评事孙大崇,后来都因故改姓为王氏,其后裔子孙皆世代沿称王氏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避乱改姓为氏。

  ⑴.唐末五代时期,有江陵人、荆南(今福建南平)官吏刘去非,他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任河阳行军司马,曾率军数次恶战抵抗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庄宗最后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便投奔了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成为高季兴的心腹。后唐政权建立后,高季兴表示归顺,曾被后唐任为兼中书令、南平王。虽然高季兴始终与后唐庄宗貌合神离,但刘去非因曾经与李存勖作对,为保护自己,便改姓为王氏,改名为保义,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王保义。其后裔子孙遂世代称王氏至今。

  ⑵.成吉思汗第六子、河间王、阔列坚孙兀鲁带为逃避因夺位引起的王族内部迫害和追杀,携家族和亲信逃往中原。因他曾身为王爷,为显记身,因而改汉姓为王氏,在其逝世后葬于山东(今山东宁津),子孙后代世代称王氏至今。

  ⑶.明朝时期,汀州府(今福建长汀)的经历叫王得仁,其家族本姓谢氏,因“父避仇外家”,遂冒姓王氏,子孙后来世称王氏至今。在今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城的水东桥畔,原有一个著名的“谢公楼”,就是王得仁后代所承继的古汀州府治南唐朝所建的汀州第一酒楼,其酒楼是为纪念南朝齐国诗人谢眺而建的。

  ⑷.清朝学者王树荣所撰《王谢世表序》中说:“吾族本系,出晋从事中郎谢万石后。梁天监中,景涤公讳觉官吴兴太守,因家焉,世为吴兴谢氏。建明初,忠烈公讳贵为北平指挥使,与张丙、张信同受建文密诏,监察燕王。张信密与燕棣通款,燕棣伪称疾嗾,信约张丙与忠烈公往侦之,二人同遇害。及靖难兵起,夷族令严,忠烈公幼子公权袭外家姓获免。”


    第十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汉王莽篡汉时燕太子丹之后裔嘉,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当时有故燕国太子丹的玄孙名叫姬嘉,争媚上献符命,王莽得符命后大喜过望,对姬嘉宠甚,特赐改其姓为王氏,赐与帝王同姓共享。

  在中国历史上,因帝王封赐姓改称王氏的人有很多,其子孙也因以为荣耀,皆称王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复姓,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在历史上,曾经有许多冠以“王”的复姓群体,皆为王族贵胄之后,诸如王父氏、王叔氏、王子氏、王孙氏、王官氏、王人氏、王史氏、王周氏、王野氏、成王氏、威王氏、五王氏、西王氏、小王氏、乐王氏、伊王氏、石王氏、冥王氏等等。

  这些历史悠久的古老复姓,后来在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颁布的严诏《禁胡姓令》之后,被各地官吏当作“胡姓”而归入被禁之列,因此大多被强制省文简改为单姓王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⑴.鲜卑族可频氏,是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的一个氏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时把国都从代北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时,也跟随到了中原。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魏孝文帝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死后也要埋在洛阳北面的邙山,不准葬回平城,并把所有姓氏都改为汉姓。可频氏部落族人在这个过程中皆改汉姓为王氏。

  ⑵.鲜卑族乌丸氏,亦称乌桓氏、古丸氏、乌延氏、乌氏,为东胡系统的古代民族之一,其语言与鲜卑族相同,属东胡语言的分支,无文字,刻木为信,因此史学家多将其列入鲜卑族系列。东胡在最强盛时期,乌丸与鲜卑同为其重要成员。秦、汉之际,乌丸氏部落活动于饶乐水一带(今西拉木伦河)。东邻挹娄、夫余、高句骊等,西连匈奴,南与幽州刺史所部相接,鲜卑居北,乌桓居南。西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部众离散,乌丸一支逃至乌桓山(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以北大兴安岭山脉南端),“因以为号”。但乌丸之名,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司马迁在史籍《史记·货殖列传》中曾指出:“夫燕亦勃、碣之间二都会也……北邻乌桓、夫余,东缩秽貉、朝鲜、真番之利。”有的学者认为,乌丸初为部落大人之名,后来引申为部落之名,其间也包括原始的回纥民族。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376年),汉丞相曹操亲自率领精锐骑兵万骑、步兵七万出大凌河征伐乌丸,他以当地人田畴为向导官,避开滨海道,北出二百年人迹罕至的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一路开山填谷,长途奔袭,途经白檀(今北京密云),“平冈”,行程达四百余公里,出其不意地进攻辽西乌桓的巢穴柳城(今辽宁朝阳)。乌丸单于蹋顿等人仓促集结数万骑兵抵挡,两军在白狼山(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左翼白塔子乡)遭遇,曹操大破乌丸,之后占据柳城,解除了“三郡乌丸”对东汉朝北部的威胁,并且收编乌丸精骑,迁徙其部众入中原并分散管理,不但增强了自己的军事实力,还彻底统一了河北地区。在这个过程中,乌丸族人有以故部族称谓为姓氏者,称乌丸氏。东汉王朝灭亡后,有乌丸氏族人在南朝梁国政权中为官,其中有个著名的大将叫乌丸·僧辩,他自改为汉姓王氏,史称王僧辩,后融入汉族,其后裔子孙即世代沿袭王氏至今。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羌族,出自南北朝时期羌族钳耳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记载:“王遇,字庆时,本名他恶,冯翊李润镇羌也。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族。自云其先姓王,后改氏钳耳,世宗时复改为王焉。自晋世以来,恒为渠长”。

  羌族中的钳耳氏族到了隋、唐之际,有钳耳宗、钳耳乾兄弟俩,他们在隋炀帝杨广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

  钳耳兄弟成为萧皇后的兄弟,是从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论起的。

  萧皇后,公元567~647年,她的父亲是南北朝时期西梁国政权的孝明帝萧岿(字仁远,公元542~585年,公元562~585年在位,年号“天保”,实际上先后是西魏、北周王朝的一个属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体),母亲是张皇后。萧皇后的从妹嫁给了羌族人钳耳氏部落的酋长,按辈起算,钳耳兄弟与萧皇后属于同辈,因此与萧皇后称兄道弟。

  此后,羌族钳耳氏部落皆以此为殊荣,族人纷纷改汉姓为王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高句丽国,出自南北朝、隋、唐时期营州高句丽族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在营州地区(今辽宁朝阳及周边地区)的高句丽国人改姓氏为王氏者,屡见不鲜。

  据史籍《周书·王盟传》记载:“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据史籍《旧唐书·王思礼传》中记载:“王思礼,营州城傍高丽人也。”在《旧唐书·王毛仲传》中也说,霍国公王毛仲“本高丽人也”。

  这些史籍中所记载的“高丽人”,并非指现代意义的朝鲜族人,而是指汉、唐时期割据辽东地区的高句丽国人。

  高句丽国,存在于公元前37~公元668年,史书中也记作“高句骊”,简称“句丽”或“句骊”,现又叫“高氏高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与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百济国、新罗国合称“朝鲜三国时代”。高句丽国国民的主要成份是濊貊族人和扶余族人,包括沃沮族人(含北沃沮即沟娄、南沃沮即东沃沮)和东濊族人,后又吸收了一部份靺鞨族人、古箕子朝鲜的遗民及古三韩人(马韩,辰韩、弁韩),其中的“三韩”被称作“朝鲜前三国时代”。

  由于高句丽国的特殊地理位置,且其国土横跨今中国及朝鲜与韩国,因此有些朝鲜、韩国、日本学者都声称高句丽人是现代朝鲜族的原始民族。

  高句丽国王族姓高氏,其来源有多种说法。在史籍《晋书》中记载载“朱蒙自以高辛氏之后,姓高氏。”在王氏朝鲜史籍《三国遗事》中则记载:“自言是天帝子,承日光而生,故自以高为姓。”在李氏朝鲜史籍《帝王韵记》中则记载:“朱蒙初诞,举国高之,故姓高氏。”  

  隋文帝杨坚开皇九年(南朝陈祯明三年,公元589年),隋文帝灭南朝陈国统一中国后,开始要求周边国家为其臣属,并得到了其中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只有高句丽国对此阳奉阴违。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高句丽国先发制人进攻辽西地区,引发了第一次高、隋战争。当隋文帝准备兴中原之兵问罪时,高句丽王勿忙上表谢罪,自称“辽东粪土臣元”,于是得到赦免。但是高句丽国实际上仍在四处联结反隋势力,当后来的隋炀帝杨广在突厥可汗处发现高句丽国的使臣后,才开始认识到高句丽国是中原潜在的边患,高、隋战争遂爆发。

  隋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朝的百万大军从陆路和海上攻打高句丽国,但由于隋炀帝指挥错误,渡过辽河进攻的三十万人几乎全军覆没。到了隋大业九~十年(公元613~614年),隋炀帝再次攻打高句丽国,又因杨玄感起义反隋,使得隋朝对高句丽国的两次战役取消。

  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隋炀帝又打算攻高句丽,但此时隋朝内乱加剧,进攻高句丽国的计划被取消。隋朝对高句丽国的战争使得隋朝国力锐减,并引发了隋朝末期遍及全国的农民大起义。

  隋义宁二年(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隋朝在唐高祖李源的打击下灭亡。不过,隋朝与高句丽国的历次战争,也极大地消弱了高句丽国的实力。  

  到了唐高宗李治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句丽国内乱不止,在莫离支(军政一体的执政大统帅)泉盖苏文死后,其世子泉男生代为莫离支,但为其二弟泉男建所逼而降于唐朝。唐高宗派出右骁卫大将军契毖·何力、将军庞同善等击高句丽,援救泉男生。不久,唐高宗又以司空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诸军,分道合击高句丽国。

  到了唐乾封三年(公元668年)春夏之际,各路唐军会师推进至鸭绿栅。高句丽国发兵抵抗,唐军奋勇出击,大败高句丽军,一气追奔二百余里,攻拔辱夷城(今朝鲜永柔),高句丽国其他各城守军或逃或降,唐军一直攻进至王俭城下(今朝鲜平壤),围攻有月余,高句丽国王高藏派泉男产率首领九十八人出降,但泉男建仍然闭门拒守,并多次遣兵出战,皆败。当年农历9月12日,城内的高句丽僧人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泉男建窘急自杀未遂,连同高句丽国第二十七代国王宝藏王高宝藏一起被唐军俘虏,高句丽国全部平定。

  唐朝平灭高句丽国之后,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王俭城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镇守其地。其后,高宝藏、泉男建等连同其他贵族及大部分富户与十数万百姓,全部被迁入中原各地,只有少数人留在辽东地区,成为后来渤海国的臣民,还有极少一部分人融入了突厥及新罗国。至此,高句丽国家不再存在于世。

  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有许多高句丽国人改姓为王氏,融入到中原各民族中,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五个渊源:源于回纥族,出自唐朝时期营州回纥族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安东都护府,是唐高宗李治在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设置的,是大唐王朝在当年农历9月攻灭高句丽国之后,所设置的一个管理辽东、以及高句丽故地、渤海国等地区的军政机构。

  在当时归属于安东都护府的回纥族人中,有一支阿布思氏族部落。阿布思氏,是回纥民族的大姓之一,到了九十三年后的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氏族中有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携带家小投到了成德节度使(今河北)李宝臣的帐下,被李宝臣的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汉姓为王氏,其后裔子孙世代传承称王氏至今。

  王武俊,公元735~801年,契丹族,字元英。幼年善骑射,隶属于河北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唐宝应初年(公元762年),唐军出井陉,王武俊献谋李宝臣以恒、定等五州归于唐朝,因功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

  后来,王武俊杀了继任成德节度使的李惟岳,缓解了河北地区藩镇割据的局面,唐德宗李适遂授王武俊为恒州、冀州观察使。但王武俊埋怨自己未得到节度使之职,就有意丢失了赵、定二州,并与幽州卢龙节度使朱滔一同反叛朝廷,之后屡次击败王师后自立称王,取国号为“赵”。

  曾平息仆固·怀恩反叛的唐朝宰相李抱真派使臣取劝说王武俊归顺朝廷,王武俊被说服,乃去伪国号,唐德宗拜其为恒、冀、深、赵四州节度使,据有镇、冀二州。再后晋升为检校太师,不久病逝。

  这王武俊有许多养子,各个民族的人都有,回鹘阿布思氏部落的五哥之就是其中之一。五哥之骁果善斗,王武俊甚爱之,赐姓王氏,称王五哥,后其以军功累授左武卫将军同正,赠越州都督。其子原来叫末怛活,赠左散骑常侍。其孙叫王升朝,赠礼部尚书。王升朝之子叫王廷凑,世为王氏骑将,累迁右职,官至太子太傅、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是唐朝末期的重要人物,直到唐文宗李昂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农历11月逝世,册赠太尉,累赠至太师。

  从此,由回鹘民族传下一支王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六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族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战国时期就在燕、赵、秦以北地区游牧。

  到了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民族之间既有兵戎相见的战争,也有正常的商业交往,还有政治和亲。

  自西汉武帝刘彻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的“马邑之谋”起,经过汉武帝的数次打击之后,匈奴民族逐渐衰败。到了西汉末期,匈奴的郅支单于虽远徙康居(今吉尔吉斯斯坦塔什干),仍恃强攻掠西域诸国。郅支单于在都赖水(今怛逻斯河)上游兴建了郅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扩张势力,间接威胁到了大汉王朝的边地。

  西域都护府副校尉陈汤深以为虑,力促西域都护甘延寿出兵进击。之后陈汤为了不失战机,遂假传圣旨,调兵四万余人,于汉元帝刘奭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秋,与甘延寿分军两路,驰兵数千里突然包围了郅支城,使郅支单于绝无退路。之后陈汤指挥汉军四面举火强攻,连破三重城郭,在击退康居国一万余援兵后,迅速攻破了郅支城,杀匈奴郅支单于,歼两千六百余人。

  陈汤与甘延寿的远征,彻底结束了匈奴南北分裂的局面,为大汉王朝立下一大奇功,陈汤在向汉元帝奏报中留下了一句震烁千古的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在陈汤攻杀郅支单于之后,原来就归降的南匈奴呼韩邪单于连忙表示愿守大汉北藩,累世称臣。此后,汉元帝又将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结束了百余年来汉匈之间频繁的武装冲突,维护了和亲关系,稳定了汉朝的西北边疆。

  到了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民族内部再次发生大分裂,一部分匈奴族人留居漠北,之后继续北迁,后成为东欧、东北欧欧罗巴人的先民之一;另一部分匈奴族人则南下降附东汉王朝,形成了匈奴与汉朝交往的又一次高潮。

  到了三国、东晋十六国时期,大批的匈奴族人进一步南进中原,并先后建立过三个割据政权,即刘汉-前赵国(公元308~328年)、北凉国(公元397~444年)、夏国(公元407~434年),这些匈奴族人后来在与汉族的交往过程中,有不少人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汉姓王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七个渊源:源于契丹族,出自两宋时期辽国政权耶律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新唐书》、《旧唐书》记载:

  唐朝晚期重臣、回纥族人王廷凑的养父为契丹族人,名叫王武俊,就是上述第十五个渊源中所介绍者,其祖父、父亲、儿子、孙子、曾孙等六代人在唐朝末期至五代时期,一直都地位显贵。

  从唐朝末期至两宋时期,即唐哀帝李柷天佑四年~宋徽宗赵佶宣和七年(公元907~1125年),契丹族人建立了强大一时的辽国政权。

  辽国最终于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保大五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被北宋王朝与金国联手击灭,其皇室耶律氏家族后来也有很多人以王族后裔身份改汉姓为王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八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两宋时期金国政权完颜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⑴.女真族曾在两宋时期建立金国政权。金国皇族完颜氏在金国灭亡后,多有改汉姓为王氏者。

  ⑵.女真族完颜氏,本是以地为氏。其先祖于满清开国初投清,隶属于满洲镶黄旗。至其五世祖完颜·杨保,诰封昭武都尉。其第七世祖完颜·佛尔果春,由生员考授笔政,升员外郎。其第八世祖完颜·呈瑞,字辑王,庚子年副榜(榜眼),其后代开始取先祖之字的谐音汉字“汪、王”为姓氏,称王氏、汪氏。

  ⑶.辽宁丹东凤城宝山女真族的一支在元、明两朝曾被赐完颜氏,满语为Wanggiya Hala,清朝初期随从皇室入关,世居北京三合县下甸村,其世祖黑色等兄弟三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从京城拔驻丹东凤凰城宝山石柱村,后改汉姓为王氏。

  ⑷.按《王思孝墓志》记载:王思孝的祖先出于金国时期宗室完颜氏,世居磁州(今河北磁县)。王思孝的父亲完颜·远曾任金国的统军使。王思孝年幼时便逢丧乱,流居大名、濮阳等地,改汉姓为王氏。

  ⑸.汉军正红旗人王国光,本满洲完颜氏,其父王一屏是明军千总。清太祖佟·努尔哈赤攻取开原(今辽宁开原)之时,王一屏率部属归降,被授三等轻车都尉。王国光初为佐领兼户部理事官,累官两广总督,授镇海将军,加世职一等男。其家族知名者有广东将军王永誉。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乾隆大帝命其全族改隶满洲正红、镶白二旗,世代允称王氏至今。

  第十九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宋朝以后,蒙古民族建立了大元帝国,在长期与汉族人的交往过程中,不少蒙古族人也改为汉姓王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陈蒙古八旗的一支,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第八旗派驻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的影壁山附近,后裔大多取汉字“王”为姓,今主要聚居于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大堡蒙古族镇。

  世居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镇)。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gigin Hala。所冠汉姓为王氏、包氏、陆氏、梁氏等。

  ⑶.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亦称博尔机锦氏、包结虑驼氏,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蒙语为,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锡喇木楞(今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旗西喇木伦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带)、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克鲁伦(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克鲁伦河流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呼伦贝尔(今内蒙古海拉尔南部)、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镇)、巴岳特(今山西天镇、阳高边外地区)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jigit Hala。后多冠汉姓为王氏、包氏、鲍氏、博氏、李氏、陆氏、梁氏、尹氏、寇氏、奇氏、波氏等。

  ⑷.蒙古族旺吉氏,亦称王吉氏,蒙语为,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gi Hala。所冠汉姓即为王氏。

  ⑸.蒙古族旺扎布氏,亦称王扎普氏、旺扎布氏,蒙语为,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jabu Hala。后多冠汉姓为王氏、汪氏等。

  ⑹.蒙古族旺扎尔氏,蒙语为,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jar Hala。后多冠汉姓为王氏、汪氏等。

  ⑺.蒙古族旺古尔沁氏,蒙语为,世居中卫(今辽宁沈阳)。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gurcin Hala,所冠汉姓即为王氏。

  ⑻.蒙古族卓克氏,亦称卓穆克氏,蒙语为,世居浩齐特(今河北张家口赤城独石口外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k Hala。后多冠汉姓为王氏、童氏等。

  第二十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⑴.回族中的王氏,主要来自唐朝初期到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宛葛思的谐音,在文献《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中记载:王氏、宛氏、安氏、万氏的回族姓氏,皆由宛葛思衍派而来。据湖北《王氏宗谱》记载:始祖王武,原籍大同府(今山西太原),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保驾前来,坐镇湖广”,出任“湖广武昌王府中营保驾指挥,兼理军务兵使司”。王武就是阿拉伯族人宛葛思的后裔。

  ⑵.在明朝时期,回族中也有不知何故改为王氏者,如舍伯沙(锦衣卫千户)“四世孙改氏名王承恩。”

  ⑶.清朝时期,陕甘回民在清同治年间起义失败以后,亦有将其回族特征明显的姓氏改为汉姓王氏者。

  ⑷.据家谱文献《安徽王氏家谱》的记载:回族王诊的始祖名叫生伽科甲,唐朝时期进入居山西太原,按汉俗以“生”为姓氏,当时觐见皇帝,大唐皇帝听了觉得拗口,当即赐易其汉姓为王氏。后来,该支王氏家族就以“赐易堂”为王家堂号。到了明成化年间(公元1487年前),该支王氏的王珍一家由山西太原迁至安徽定居,成为今安徽回族王氏的始祖之一。

  第二十一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吉林通志》、《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王佳氏,满语为W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王佳(今辽宁沈阳东陵区汪家乡)、讷图(今俄罗斯境内能图河流域)、辽宁辽阳等地,后多冠汉姓为王氏、汪氏。

  ⑵.满族叶禄氏,源于辽国时期契丹族耶律部,满语为Yelu Hala,汉义“大公猪”,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即为王氏。

  ⑶.满族伊喇氏,亦称伊拉喇氏,满语为Ilan Hala,汉义“三”,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移喇部,即契丹国姓耶律氏,世居三姓(今黑龙江依兰),后多冠汉姓为王氏、刘氏、肖氏、萧氏、李氏、黄氏、白氏等。

  ⑷.满族汪佳氏,满语为Vagnjan mongu,这是一支老满洲部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目前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地区有此姓。按满族人的解释,这个部族是当年献给金国皇帝的,可能就是完颜氏,汉姓用王氏。

  ⑸.满族松颜氏,满语为Sungyan Hala,世居尼亚满(今辽宁新宾尼亚满山),所冠汉姓为即王氏。

  ⑹.满族喜塔喇氏,亦称奇塔喇氏、喜特勒那氏,满语为Sitara Hala,汉义“指甲”,世居尼雅满山(今辽宁新宾)、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盖吉(今长白山地区)、佛克顺(今辽宁新宾)等地,所冠汉姓多为王氏、管氏、赵氏、图氏、祝氏、文氏、齐氏、孙氏、希氏、奚氏、喜氏、线氏、祁氏等。

  第二十二个渊源: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锡伯族王氏,原居伯都纳(今吉林扶余),后一部分融入满族。

  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有三百余锡伯族人携家属迁至今辽宁省的丹东地区,负责驻守凤凰城,后人散居于凤山一带。其后代子孙在清乾隆年间曾大批迁驻新疆地区,多次抗击和消灭了沙俄侵略者及其策动的叛乱,为祖国的领土完整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批锡伯族人的后裔子孙中,多有冠汉姓为王氏者,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布甚广。
 
  第二十三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苗族、羌族、彝族、傣族、侗族、佤族、景颇族、哈尼族、土家族、裕固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黎族、高山族、京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王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王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子比干、太子赤(姬赤)、太子晋(姬晋)、魏王假(魏假)、田安(田升)、姬揭(周桓公)、王支(支收)、杨一鹗、孙大崇、魏无忌(信陵君)、姬嘉、钳耳宗、钳耳乾、阿布思·五哥之。

  • 1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