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日本的匠人精神火了,中国匠人精神你知道吗?
作者:《伟大复兴 时代先锋》编委会 时间:2016-02-18
说到匠人精神,最近成了热门话题。不少国人兴起了学习德国、日本匠人精神的风潮。一方面觉得吸取其他国家的好东西无可厚非,同时也有个情结挥之不去,不解不快:“难道匠人精神是舶来品吗?对于匠人精神,中国人的理解又是什么呢?”
想起清朝第一才子纪晓岚曾说过:“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既如此,关于匠人精神,有智慧的老祖宗一定应给过答案吧?!果然,在《庄子》一书中就有2300年前中国匠人“梓庆”的精妙阐述。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zhai通斋)以静心。齐三曰,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滑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上文摘自《庄子·达生》
不明觉厉有木有?被中国古代匠人的境界折服了吧!木有看懂?那就请您继续往下看。
梓庆削木为鐻,缘何惊犹鬼神?
梓庆是鲁国的一位木匠,鐻( jù )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话说梓庆用木头雕刻的鐻,见过的人都觉得精巧到只有鬼神之工才能做得出。
鲁王很惊叹,就召见梓庆问:“这么精妙的东西先生能做出来,有什么奥妙?”梓庆谦逊地说:“我只是一个木匠,哪有什么奥妙呢?只不过在做工前,我不敢耗费精神,静养聚气,让心沉静。斋戒三天,我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思想。斋戒五天,我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斋戒七天我已不为外物所动,似乎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然后我便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选择好质地、外形最与鐻相合的,此时鐻的形象已经呈现于我的眼前。然后我将全部心血凝聚于此,专心致志,精雕细刻,用自己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制作,器物精妙似鬼神之工,也许因为这些吧。”
《庄子·达生》梓庆篇仅146字,朴实无华地述说了2300年前一位中国匠人的精神境界与风骨,让我们来细细品味。
1、匠人精神是专注走心、追求极致
每一件作品,若想达到精致和完美,都必须把工作的每个环节做细和做到位。梓庆做鐻,先用七天的斋戒使身体和精神达到最佳状态,再走进山林选择木料。选料时已经在脑海中勾画出鐻的模样,认真寻找匹配的木料才动手取之。一旦进行雕刻,则聚气凝神,全身心的投入。
清代皇家建筑工匠世家——雷氏家族,设计了中国近1/5的世界建筑遗产。雷氏的每个设计方案,都按1/100或1/200比例先制作模型,更为可贵的是:小至台基、瓦顶、柱枋、门窗以及床榻桌椅、屏风纱橱等也均按比例制成。正因严苛的极致精神,被同行尊之为“样式雷”。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国古代匠人专注走心、追求极致的精神。
2、匠人精神是荣辱不惊、忘名忘利
与今天许多人做事希望利益回报立竿见影相比,梓庆的做法体现出中国古代匠人的更高境界。“斋三日,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梓庆在做鐻之前,把功劳、地位、金钱、非议、毁誉统统放下,只专心于工作的本分,达到了荣辱不惊的境界。
在今天的商业时代,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完全忘名忘利的企业家了,即使在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也会因为利益而出现大众汽车尾气“排放门”丑闻;同样,在日本也有东芝这样著名企业长达七年财务造假的现象。
中国古代匠人的忘名忘利,仍是今天整个商业社会需要学习的典范。
3、匠人精神是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术到极致,几近于道。梓庆作为一名杰出的匠人,在选材前全然地净化自己,带着对树木和自然生命的极大尊重去选材。“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在制作鐻时令自己达到忘记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灌注匠人的生命之魂去制作产品,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不就是道吗?
今天,全球那些最优秀的企业家和卓越的匠人,不都在毕生追求这一境界吗?
匠人精神不是舶来品,从古至今,中国从不缺少匠人精神。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匠人之国!不谦虚地讲,中国匠人造就了一部匠品史。
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8世纪,2000多年的农耕经济时代,中国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产品输出国,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精美的产品是世界各国王宫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距今2200年,其薄如蝉翼,用料2.6平方米仅重49克。中国书法、中国画、雕塑、手工艺术品目前仍是世界博物馆们引以为傲的镇馆宝藏,还在不断刷新当代全球拍卖记录。自丝绸之路开启,中国古代能工巧匠们所生产的匠品,一直都在影响着世界。
古代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匠人之国”、“匠品之国”。
自1840-1949年,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工业革命,而中国则经历了100多年的灰暗时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用60年时间追赶世界工业化的步伐,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众多领域创造出新的世界第一。今天的中国,不仅能在载人飞船、嫦娥探月飞行器、高铁、大飞机等尖端科技实现领先,中国企业如华为、联想、海尔、格力等等也在其领域内位于世界前沿。这些成就的取得,同样是现代中国人专注走心、追求极致匠人精神的体现。
时下提到匠人精神,许多人言必称德国、日本。国人在日本排起长队购买马桶盖,将德国制造的炊具成箱的搬回家,相当多的人成为德国、日本产品的忠实粉丝。这正如过去的2000多年,世界痴迷于追逐中国制造的产品一样,人们对于匠品价值的认可从未改变。让我们也来看看德国、日本的匠品制造由来史。
确切地说,德国、日本的制造都经历过学习他国技术、仿造假冒、不断升级、直到实现自主创新的过程。
百年匠心看德国:德国的匠人精神也就是最近129年的事儿。1830年,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1871年,德国制造还处在假货和仿冒横行时代。1887年,英国人通过了侮辱性的新《商标法》,规定从德国进口的商品必须标注“Made in Germany”,以此区分劣质的德国货和优质的英国货。
知耻而后勇,德国从此开始了精工制造的征程。用了100多年时间,德国人持续不断的在各个行业,坚持和传承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终于使德国制造成为世界上高品质的代名词。
千年匠心传承看日本:农耕经济时代,日本全面学习中国,日本的匠人精神也起源于中国。自唐朝贞观四年开始后的260多年,日本派出十余批、数千名遣唐使在中国学习。大到参照唐朝进行政治、教育改革,再到学习围棋、茶道、花道等生活方式,小到制豆腐、酱油、榨糖、缝纫等工艺,几乎带走了唐朝各行各业的技艺。
日本的工业制造是从学习欧美国家的技术、仿造开始的。1950年,日本还只能生产廉价而简单的商品。此后的20年,将传统手工业者的匠人精神传承于规模化制造,极大提升了日本制造的品质。日本政府也注重对民间手工业的保护,1955年设立了“人间国宝”制度,用以保护匠人和小型企业,并在全社会持续倡导匠人精神。
未来匠人精神发扬看中国:中国有2000多年的匠人精神传承史,由于历史原因,在近代,中国的匠人精神没有全面的传承。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也使商业伦理问题突显,部分企业为了获取短期利益缺少商业道德,假冒伪劣、粗制滥造还时有发生。在规模化的工业制造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手艺传承更加艰难。未来的中国,无论是工业强国战略下的精工制造,还是对传统匠艺的保护,都更加需要全面传承、发扬中国的匠人精神。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承匠人精神固然要借鉴他人的经验,但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崇拜,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寻找根和魂,坚守民族情怀,传承中华匠心!
只要拥有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愿望,每个人都是匠人。在岗位上坚守本分、不断进取、努力专研是匠人精神;支持民族工业发展、消费中国品牌的产品是匠人精神;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关爱手艺人,尊重认可每一位匠人作品的价值也是传承匠人精神。
德国、日本的匠人精神火了,中国的匠人精神会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