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凯中
作者:家谱宣传员 时间:2015-11-09
甘洒汗水谱春秋
朱凯中 1920年11月生,安徽泾县人,1950年10月毕业于华东人民革命大学,中共党员,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人民监察委员会(后改为上海市监察局)见习秘书、监察员等职。1986年退休后,受聘安徽泾县榔桥镇经济管理委员会任会计师。1992年至2000年历任泾县榔桥镇人民政府机关中共老干部支部书记、镇老龄委、关工委副主任。现为舒同书法研究会、中国老干部作家协会、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中国书画名人研究会会员、副主席,高级书法师、中国实力派书法家。
业绩成果
朱凯中自幼爱好书法,对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长于行草,作品清秀瘦硬,飘逸舒展,点画劲挺,和谐呼应,笔法错落有致,浑然一体,给人以庄重雄厚而又潇洒自如的感觉。退休后,重操翰墨爱好,为中国翰墨艺术走向世界作出奉献。试笔创作的诗词、格言、书法作品及艺术传略先后入编《避暑山庄杯书法作品集》、《世界书画名家大典》、《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书画纵横人物录》、《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国七十五周年书画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翰墨精品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优秀格言选集》、《人生格言经典》、《中华老人诗书画作品集》及《八荣八耻箴言录》等60多部辞书。书法作品除在国内展出外,还选送到韩国、新加坡、泰国、日本、巴西、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和地区展出和收藏,多次荣获奖匾、奖牌、奖杯、奖章和荣誉证书。
我的家史
泾县黄田村朱氏是个很兴旺的宗族,自北宋末迁来泾县约有九百年历史了。开始在这个县东乡李村园城山落户,逐渐拓展到张香都的许多地方。到明朝万历年间,朱氏有一支人再迁入北亭都的黄田,称为“黄田朱家”。黄田位于安徽省泾县最高峰黄子山东麓,这里重峦高耸,溪壑深邃,风景十分优美。到了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年间,黄田人烟稠密,庐舍鳞次栉比,出了许多富商、学者和官员,经济、文化、教育方面都很繁兴。做官任职最高和最具有成就的,有乾隆五十二年考中进士的朱理,嘉庆七年进士朱珔。因此,黄田朱家的名声更为显赫。
泾县朱氏祖先是安徽省的徽州迁来的,同南宋大名鼎鼎的朱熹同宗共祖。朱氏重视文化建设,在黄田设有十余座学馆,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尤其创建“馆阁合一”的培风阁,藏书十万余卷,课读学童数百人,远出于一般的家塾和书院之上。黄田的教育和文风,一直影响到近现代。民国初年朱侠骨先生为了发展黄田的教育事业,毅然辞去上海《申报》副刊编辑,在上海、武汉、扬州、芜湖等地的乡亲支持下,回乡在黄田“培风阁”址创办了“安徽省泾县私立培风初级中学”(含小学部、女子职业专科),为泾县初中教育之始。随着形势的发展,又办起了高中部。抗日战争时,苏浙皖沦陷区青年纷纷来到黄田就读,民族危亡之际,培风中学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竖起一杆教育大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培风中学成立了中共地下党支部和党的外围组织——学生抗敌救亡工作队,直属新四军民运部领导,发展共产党员10多人。新四军出版的《抗敌报》、《抗敌》杂志及《战地青年》等刊物在学生汇总暗地广为流传阅读,教育了一批学生踏上了革命征程。沿袭至今,“培风中学”仍然迁至泾县东乡榔桥集镇培养青年学子。我曾兴撰联:“培风阁万卷藏书,侠骨亭世代树人”刊登在《中国文艺传奇人物》。
我祖辈居住在淳朴古风的黄田,启蒙读书就在培风初级中学的附小部。1949年建立新中国后,与中共培风中学同一地下党支部党员黄桂真(江苏泰兴县口岸镇人)结为伉俪,且同在上海市参加政法工作,我在华东军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她在上海市人民法院工作。年老退休,叶落归根,返回生我育我的震惊中外“皖南事变”的红色土地——安徽泾县。黄桂真同志因病住上海市长海医院、泾县医院医治无效,于2008年1月19日病故,享年86岁。逝世三周年,以示缅怀,赋诗一首:“乘鹤仙阙已三春,寓所忆昔思故人。音容笑貌宛然在,正直廉洁气质凛。培风同窗情谊真,志同道合时念君。一束鲜花表缅怀,情系今昔祭英魂。”
子孙后裔
长 子:朱里宁,1951年7月10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共党员,曾任泾县榔桥乡榜山村公安员、村长、党支部副书记,现为榔桥镇个私企业专业会计师。
长子媳:刘青娣,1954年2月生,从事家务。
长 女:朱里娜,1953年出生于上海市,曾从事榔桥镇集体、个私服装企业。
二 女:朱里莉,1954年出生于上海市,曾任泾县苏红乡桃岭小学、中心小学教师,退休后返聘在私立小学执教。
孙 子:朱剑锋,安庆师范学院文科毕业,历任泾县稼祥中学、泾县中学高中部语文教师。
孙 媳:汪金萍,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历任泾县中医院妇产科医师。
曾孙女:朱雨霏,2009年出生,现在泾川幼儿园启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