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代先锋 > 时代先锋文集
时代先锋文集

浅 议 中 国 特 色 的“实事求是派” 艾明冰

作者:《伟大复兴 时代先锋》编委会   时间:2016-06-03

浅 议 中 国 特 色 的“实事求是派”

           ——怀念世纪伟人邓小平

           

     艾明冰 男,1936年7月出生,陕西米脂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59年毕业于陕西师大政治教育系,留校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工作。1962年8月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任教(现已退休)。期间曾多次去部队、工厂、农村进行锻炼,调研及从事社会工作。曾长期担任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等职,并先后获得过“优秀教师”、“优秀硕士生导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40余年的高校教学生涯中,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原理》、《西方哲学史》、《管理哲学》等课程。主编教材3本,发表论文20余篇。代表作有《现代管理方法论》(教材)“周恩来的统战理论与实践”、“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等。   

  20168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2周年纪念日,我们首先向这位二十世纪的世纪老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老人家在其生活战斗的大半个世纪里,戎马疆场,屡立战功;在他成为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之后,仍辛勤操劳,鞠躬尽瘁,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许许多多大事、好事。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件件记在心头,永远不会忘怀。

小平同志生前曾讲过:“我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生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1他还讲过:我是改革派,也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保守派,但“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2这两段饱含深情的自我表白和定位,语言质朴生动,寓意丰富精邃,经受了历史和现实的检验,获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称颂和认可。 实际上,两种定位的本质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倡导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按客观规律办事,创造共产主义的新生活;而实事求是则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兴调查研究之风,也强调按规律办事,以夺取民主革命的完全胜利,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将来奔向共产主义。所以实事求是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精邃,两者达到了完美的融合和统一。这种融合和统一,在邓小平同志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他既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是英明杰出的“实事求是派”,并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他的信念和思想,他的业绩和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激励我们后来者继续前进向上的动力和方向。

 一、不忘历史,勤于总结,站在社会发展的高起点,探寻继续前进的新路径。

小平同志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要不断回顾总结过往的历史,认真分析思考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是一个革命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有不断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历史,才能开辟光辉的未来”。3

我们这个国家,是伟大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事业前仆后继、历经艰险,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领导,把好端端的第一次革命战争的形势断送了;而王明的“左”倾盲动主义路线,几乎把中国革命事业推向彻底失败的深渊。这些右的和“左”的机会主义者们总是把自己打扮成忧国忧民的救世主,标榜自己最革命最正确;然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致命的弱点,即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看事物,处理问题,不从客观实际出发,不按规律行事,总是把基点放在自己的主观愿望上,为所欲为,不计后果,因而到头来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在我们党和革命队伍中,另有一部分同志却坚持了一条正确的认识路线,他们既不拘泥于自身的局部经验,也不生吞活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走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道路,这是一条“实事求是”的路线,它代表了正确和胜利的方向。这条路线的杰出代表就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是这条路线的制定者,又是这条思想政治路线的践行者,在他们的领导指引下,用革命的武装打败了武装的反革命,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将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国革命的斗争史,邓小平同志是直接参加了的,对于党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有着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并且在“实事求是”路线贯彻执行中,做出了举世公认的重要贡献。邓小平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他比我们普通人站得高,看得远,透彻地了解到“实事求是”路线的真谛和重要性,其显著的特点是讲真话、不做假、重实践、求实效、言行一致、始终如一。这种大智大勇,无私无畏的精神境界,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塑造了极其美好的形象,所以我们毫不夸张的说,邓小平同志是名副其实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派”。他的事例和实践举不胜举,很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也就是1943年初,邓小平就在中共太行分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过一个重要的报告,即“五年来对敌斗争的概略总结与今后对敌斗争的方针”。这个总结内容丰富,说理透彻,有力的开创了抗日斗争的新局面。报告集中论述了一个重要思想,这就是“对敌斗争的胜负,取决于人民,首先是敌占区人民的态度”。“过去有一个时期因为我们政策错误,敌占区人民对我们采取了中立乃至反对的态度,给敌人以很大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后来经验一再证明,“在敌占区游击区采用简单生硬的办法,是必然失败的,而必须照顾那里的环境,一切为保护人民的利益打算,提出恰当的对敌斗争的办法,才会得到人民拥护,也才能取得胜利”。在分析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小平同志得出结论说:“谁关心人民的问题,谁能帮助人民想办法和敌人斗争,保护人民利益,谁就是群众爱戴的领袖”。4在这份概括总结中,他还提出了其他一些重要思想,如:“在对敌斗争中,要掌握住持久战和敌强我弱的特点,所以我们的原则应是削弱敌人,保存自己,隐蔽积蓄力量,准备反攻”。他还指出,建设根据地与对敌斗争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经验证明:“没有根据地,就不能坚持对敌斗争;没有对敌斗争,企图关门建设根据地,也要影响到根据地的建设”等等。所有这些论断和实践经验,对以后的抗日斗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的胜利,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邓小平同志分析总结的正确性。值得注意的是,小平同志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高度的理论概括。明确指出:我们善于总结经验,研究敌人,提出对策;而敌人也善于研究我们,接受教训,不断改进其应对的办法和方略。“所以对敌斗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竞赛,而且是全副本领的斗争;不仅斗力,更主要是斗智”。5这就把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到影响战略决策胜负的位置上,意义十分深远。

19458月,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国际国内各种反战力量的联合打击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全国人民欢天喜地,盼望尽早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共势力违背民意,破坏国共统一战线,于次年7月发动了全面内战,妄图在短时期内消灭共产党和抗日武装八路军,来势凶猛,不可一世。然而事与愿违,“失民心者失天下”,他们很快在各个战场上一败再败,吞下了自己种下的苦果。

遗憾的是,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我们自身的失误和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主要是骄傲自满情绪和过于“左”的倾向。表现在土改划阶级时,把地主富农同样看待,对中农也采取了拒绝的态度;在新区工作中,也犯了急性病,打击面宽 ,对工商业政策也“左”。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党的政策和策略,如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到整个战局的顺利发展。小平同志及时告诫我们的党员和干部,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如果没有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作支撑和保障,党的路线就是空的。“全党同志都要好好学习党的政策和策略,这样,我们才会无比的强大,谁也不能战胜我们”。6当战争由防御转入反攻,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的关键时刻,他受党中央的委托,带着大别山根据地艰苦奋斗的好经验,于19484月来到河南鲁山地区,在豫、陕、鄂 前委和后委联系会议上,又作了一个重要的报告,就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透彻地阐述了他的意见和思考,他从五个方面总结了经验教训,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办法。关于战争问题,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战斗力。“只要保持每月歼敌八个旅,十万人,一年达到一百二十万人,敌人非失败不”。其次要进行整党,“如果不整党确实要腐朽”。但整党要整对,要教育同志,团结内部,要从思想上解决问题。“经过整党,我们的意志统一了,中央的路线、政策能够贯彻执行了,战斗力增加了,人民解放事业才能成功”。其他三项是土改问题,工商业政策问题,杀人问题都犯有“左”的错误,其结果是孤立了我们自己,反而帮助了敌人。我们的方针是:“不要多树敌,应该中立的中立,应该麻痹的麻痹,凡是今天不反对我们的,对我们都有利”。“现在如果不克服“左”的倾向,就不能把土改搞好,也不能把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好”。7邓小平同志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了如此深刻的总结,又一次证明了这位“实事求是派”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亦能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做到知己知彼,应用自如,横扫惨敌,屡建奇功,这同他娴熟的战略战术思想密不可分,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绝不是偶然获得的。

小平同志曾同国际友人谈到:“在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是解放战争三年。那时我们的装备很差,却在打胜仗,这些胜利是在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情况下取得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迹般的局面呢?就是因为上有党中央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和决策,下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两者缺一不可。小平同志作为一名人民军队的高级指挥员,在排山倒海的胜利形势面前,不居功,不骄傲,而把成绩和功劳归功于党和人民,充满了热爱党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这种高尚的人品和信念,令人十分敬佩。

 二、夺取政权挺艰难、巩固政权更不易,执政党要始终保持清醒状态,决不可被“左”的思维所支配和干扰。

1949年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了唯一的执政党,小平同志也进入了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集体。在这新的历史条件下,他同样强调了实事求是总结历史的重要性,将其看作继续前进不可缺少的法宝。他始终认为,历史是过程,同时也是现实的起点,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我们“总结历史,不要着眼于个人的功过,而是为了开辟未来”。8在这里他再一次强调了执政党总结历史的必要性,同时也提出来总结历史的科学方法以及应抱的真诚态度,对我们后来人启发颇深。他在多种场合回顾了建国到“文化大革命”前近20年的执政史,说明民主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而巩固政权进一步向更高阶段发展,也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四九年取得全国政权后,解放了生产力,土地改革也把占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的生产力解放出来了。但是解放了生产力之后,如何发展生产力,这件事情做得不好,主要是太急,政策偏“左”,结果生产力没有得到顺利发展,反而受到了阻碍”。“五八年的大跃进一哄而起,搞人民公社化,片面强调二公,吃大锅饭,带来了大灾难”。9这种高指标铺大滩的做法,这种急进冒进的情绪,说明我们并没有完全按经济规律办事,也说明我们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对国情的整体把握不深入,不很全面。

为什么建国以后长期犯偏“左”的错误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对国际背景的分析,都显简单化,缺少好经验可以借鉴。另外由于胜利,一些干部的骄傲情绪又抬头了,官做大了,接触群众少了,只善于发号施令,不做或很少做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受到了淡化和削弱等。从认识上讲,长期形成一种误区,总认为“左”比右好,“左”是革命的,右是保守倒退不革命的,因此宁“左”勿右,这已成为一种习惯势力,改起来是很不容易的。实际上,“左”倾和右倾都是主观意志片面性的表现,迷信自我,脱离实际,不按客观规律办事,远远背离了我们党长期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由此走弯路,犯错误,也就不可避免了。偏“左”和形左实右行为的特点是“假、大、空”摆花架子,其结果并不比右的错误损失轻多少。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总书记,洞察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党的中央应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总结,并号召广大党员和干部,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新境界。

1956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小平同志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他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全面总结了我党“七大”以后至五六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十多年的发展状况。他明确指出,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和教训;并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改进措施和意见。归结起来有三个方面:第一要继续坚持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反对执政党中较普遍存在的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第二要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建设,加强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这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大事。第三要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正确处理和分别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巩固党的团结和统一。在这份报告中小平同志还语重心长的告诫全党:“一个党和它的党员,只有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么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10这些话听起来并不陌生,但都是平凡真理,一针见血,很有针对性。报告的发表在党内外反响很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也体现了“实事求是派”邓小平最亮丽的形象和风采。

19626月党中央又一次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目的依然是进行总结和进行新的调整,以渡过党和国家遇到的新的挑战和难关。邓小平同志再一次作了重要的发言。小平同志指出:最近几年,我们党的领导工作,是有严重缺点的,特别重要的是党的优良传统受到削弱,应使全党有所警惕。“但是我们还有一个传统,就是有理想、有志气、不怕鬼”。“我们认为没有缺点和错误的中央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严肃认真的正视问题,是不是实事求是的对待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我们的中央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认真地总结经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成绩,修正错误。这样做照列宁的话说,“就是一个郑重党的表现。我们是合乎这个标准的。”11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邓小平同志从未以老正确的姿态自居,作为党的高层领导,他无私无畏,敢于担当,敢于承认自己也会犯错误。他在多种场合指出:建国以后的十七年,基本上做的是对的,但有曲折,有错误。“责任不只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我们这些人也有责任”。“我就犯过错误,1957年反右派,我们是积极分子,反右扩大化我就有责任,我是总书记呀!1958年大跃进,我们头脑也发热,在座的老同志恐怕头脑发热的也不少,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拿我来说能够四六开,百分之六十做的是好事,而百分之四十不那么好,就够满意了,大部分好嘛”。12什么叫光明磊落,什么叫高风亮节?“实事求是派”邓小平就是最好的榜样。他的真知灼见,他的坦荡胸怀,永远值得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和一切革命者认真学习和效仿的。

 三、成功经验当可贵,失败教训亦珍惜,革命政党应坚定确立“两种财富“的价值观。

如前所说,1949年建国后,经过三年恢复时期,又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五六年下半年,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资产阶级作为完整的阶级已经不存在了,形势可喜可贺。按当时的实际情况,应当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民经济水平,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这是国内的主要矛盾,应是党和国家理应发展的大方向。遗憾的是,当时高层领导人未能把握住这个机会,却强调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依然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并没有消失,因此要继续抓紧阶级斗争不动摇,以阶级斗争为纲,一抓到底,并确定为整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种斗争的贯彻和延续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个重大政治错误的出现,令人十分痛心。

应当说,高层领导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初衷是想要反修防修,但在实际运行中,却被混进党内的政治骗子们所扭曲和篡改,以林彪、江青为首的一伙野心家、阴谋家打着红旗反红旗,狐假虎威、捣乱作梗、兴风作浪、胡作非为,梦想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首先拿革命干部开刀,特别是将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的功臣作为打击报复的对象,乱戴“资本主义当权派”的帽子,随意批斗、侮辱人格,甚至置于死地而后快。他们恶意分裂革命群众,煽动武斗内战,迫使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唆使“造反派”夺取党组织和政府机关的职权,致使领导机关瘫痪,全国处于一片混乱。这种为亲者痛仇者快的局面,延续了十余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然而,历史的车轮不能倒转,多行不义必自毙。在幸存的老一代革命家的带领下,在广大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林彪反党集团,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终于被彻底粉碎,他们梦想要建立专制王朝的美梦彻底被打破。“文化大革命”失败了,社会主义的中国遭受危难之后又重新揭开了新的一页。

在这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党和人民再一次把邓小平同志推向历史的前台,使其政治智慧革命胆略得到了空前的发挥。他大刀阔斧的进行各方面的整顿,也就是多层次多领域的进行拨乱反正,并在政治思想领域,澄清了种种混乱,重新论证了被四人帮一类政治骗子丑化和曲解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本质。江青一类鼓吹“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好像整天喊几句空洞的口号,野草也能填饱肚子。这纯粹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鬼话。而邓小平同志却反复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级分化,最后达到共同富裕”。13小平同志还再三强调,共产党人的目标就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这是执政党立足的基本点,离开了这个基本点,其他都是假话和空话,“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们的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4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党中央在197812月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对过去的工作做了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中心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到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15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中国十三亿人民在邓小平的引领下,从此迈向了社会主义新的阳光大道。

当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征途中,小平同志又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中国搞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把握中国的特点,适合中国的国情,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为此必须在思想政治领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9804月党中央召开了一次干部会议,邓小平在会上又反复指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还必须解决好另外四方面的问题:“第一要有一条坚定不移始终贯彻的政治路线;第二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第三要有一股艰苦奋斗的创造精神;第四要有一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16)在对外政策方面,他提出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要利用时机把中国发展起来。“我们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们谁也不怕,但谁也不得罪,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办事,在原则上把握”。17所有这些思想和理念,在整个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实现,经受了历史的检验。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成果,使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中国的迅速发展变化,也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就连反对我们的敌对势力和持不同政见的人们,也不得不承认社会主义的大旗在中国并没有倒下;相反,中国已成为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国,成为逐步迈向世界一流的的社会主义强国。

需要指出的是,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的分析和总结,并不是简单的予以否定,而是实事求是地、客观地进行评价和批判。他曾严肃的指出:“文化大革命固然是严重的政治错误,完全是失败的”,“它的后果极其严重,直到现在还在发生影响。说文化大革命耽误了一代人,其实还不止一代。它使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泛滥,严重地破坏了社会风气”。18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有一功,就是说它从反面教育了党和人民,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认识和觉悟,增强了人们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四人帮一类的的愚民骗术再也没有推销的市场了,这就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失败也变成了财富。小平同志说的好:“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当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经济路线和一系列的政策。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发展生产力,建设四个现代化为中心,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文化大革命做比较,文化大革命变成了我们的财富”。19这就是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失败不等于成功,但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找到失败的原因,制定出改正错误的措施和条件,失败就变成了新的财富。一切革命的政党,都应确立拥有“两种财富”的价值观,都应经得起曲折和错误以至失败的考验,这样才能走向日益成熟和强大,并且成为光辉的典范,中国共产党人当然也不例外。

 四、优良作风要承传,制度建设更优先,要大力弘扬集体领导的正能量。

在小平同志看来,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优良的党风,是我党领导好人民大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我们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就是毛泽东同志曾经概括指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总的来说,就是实事求是的作风。历史证明在严酷的战争年代,这些作风对领导人民群众夺取对敌斗争的胜利发挥了极好的作用,得到了党内外群众衷心的拥护和好评。当然,好的作风的体现和落实,还需要好的制度加以保证,否则,也不会长久坚持下去。因此,二者相互依存、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在处理这种关系方面,我们党同样有好的、成功的经验,也有曲折和失误,很值得认真总结和思考。

如前所说,1949年建国以后,我们党成为唯一的执政党,在近20年的实践中,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人民心中是有数的。然而从另一角度看,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的管理体制来说,还存在不少的缺陷和问题。“主要的弊病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利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20还明显存在,在某些方面,甚至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如果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或过分容忍,势必危机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后果不堪设想。

特权现象是封建残余影响还未肃清的表现,它同共产党的性质是水火不容的,完全不能同生共长。所谓特权,就是政治上经济上在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权利。特权的存在,同我们的制度缺失、有制度又执行不严有密切关系。小平同志讲好,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更要解决制度问题,要认真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权利约束在制度之中,不折不扣地按党纪国法办事。要使我们的党员和干部都懂得: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可以例外,还是谨慎比胆大妄为好。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和检查,立法者、司法人员更应作出表率来。“凡是搞特权,搞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不改的,人民就有权进行监督、控制、弹劾、撤换、罢免、要求他们在经济上退赔,并使他们受到纪律处分以致法律的制裁”。21邓小平同志还特别强调监督机制的重要性,指出党和党员都要接受监督。“党要领导的好,就要不断地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就要接受监督,就要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22

有效监督应是多元立体的。第一是党的监督,即党对党员及其干部的监督要严格一些。从已发生的问题来看,尤其要重视对党政部门“一把手”的监督,尽快改变“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不正常状态,这是我们党同其他党派区别的重要表现之一。第二是群众的监督,要让群众敢讲真话,无后顾之忧,并不断扩大监督的范围和行使权力的全过程,力求做到全方位的公开化和透明化。第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宪法明文规定的,党要首先作出示范,一定要做到真诚、务实和有效。此外还要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这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尤为重要。只有上下左右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各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形成强大的震慑力,用法律手段作保证,使想搞特权的人不敢轻易伸手,使各种违法犯罪分子不断减少,不再重生,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安定团结,人民的生活才能蒸蒸日上。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党的工作中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应用。民主集中制科学地反映了领导与群众、上级与下级、整体与局部、个人与组织的正确关系。只有正确地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全体党员和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有力地同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专断错误倾向作斗争。邓小平同志还多次指出,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是,各级组织中要实行集体领导的原则。“只有联系群众的集体领导,才符合于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才便于尽量减少犯错误的机会”。“个人决定重大问题,是同共产主义政党的建党原则相悖的”。23以前的苏联共产党在这方面发生过严重的失误,这对于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具有很大的启示和警戒作用。

邓小平不仅指出强化集体领导的重要和紧迫性,而且还就如何加强集体领导,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并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作示范一一落实下来,很受党内外群众的尊重和欢迎。他指出:“中国的未来主要靠新的领导集体,而这个集体必须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只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有一个好常委会,只要是团结的、努力工作的、能够成为榜样的,就是在艰苦创业反对腐败成为榜样的,什么乱子出来都能挡得住”。“国家的命运,党的命运,人民的命运,需要有这样一个领导集体”。(24)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结合我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并参照以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小平同志还进一步指出,组建领导班子,必须具备如下要求:“要选那些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斗争中经得起考验的人;要选那些党性强,能团结人,不信邪的人;要选那些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讲老实话,办老实事,作风正派的人;要选那些努力工作,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有魄力、有实际经验能够办事的人25也就是说要按照革命化、年青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入领导班子,在这个问题上,来不得半点轻率和私情。老人家曾满怀深情地告慰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国的未来要靠新的领导集体,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很有希望的”。在这里我们很欣慰地告慰在天之灵的世纪老人,您的愿望正在实现。

今天,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是您所期望的政治局领导集体,十三亿中国人民对这个集体充满了信任和期望。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八千万共产党人,正满怀信心的在这个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昂首阔步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阳光大道上,一步一步地实现中国梦,永不停息地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大智大勇,无私无畏的“实事求是派”中国人民的伟大之子邓小平同志永远活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

                                   二零一六年五月一日劳动节

引文注释

1自《邓小平文选》三卷173     19自《邓小平文选》三卷272

2自《邓小平文选》三卷209页      20自《邓小平文选》二卷287

3自《邓小平文选》三卷272         (21自《邓小平文选》二卷292

4自《邓小平文选》一卷41页        (22自《邓小平文选》一卷258

5自《邓小平文选》一卷40       23自《邓小平文选》一卷217

6自《邓小平文选》一卷108页   24自《邓小平文选》三卷310

7自《邓小平文选》一卷106-107 页(25自《邓小平文选》二卷72

8自《邓小平文选》三卷271

9自《邓小平文选》三卷115

10自《邓小平文选》一卷206-207

11自《邓小平文选》一卷280

12自《邓小平文选》二卷241-242

13自《邓小平文选》三卷373

14自《邓小平文选》三卷370

15自《邓小平文选》三卷269

 (16)  自《邓小平文选》二卷212

 (17)  自《邓小平文选》三卷363

 (18) 自《邓小平文选》 三卷205

上一篇:世界华人杰出创新人物 宋玉玲
下一篇:没有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