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代先锋 > 走进百名易学专家
走进百名易学专家

《易学》文化传承者 吴清倩

作者:《伟大复兴 时代先锋》编委会   时间:2016-03-04

        吴清倩 中学高级教师,男,汉族,1966年4月出生,山东临沂人,中共党员。

从事教育教学27年来,探讨了一套因材施教、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先后培育了四千多名优秀学子。参与撰写了《世界通史简编》、《课堂教学模式》等著作,发表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经验谈》《培养科研型教师简论》等国家级文章。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国家栋梁的同时,本着“海纳百川成其大,博览万卷始于精”的学术思想,将中外通史与中华民族的传统国学相融合,大量阅读易学著作,拜访易学名家,汲取百家精华于一身,感悟天地之玄机。按照博而专的理念,在易学、象数、命理、风水、道佛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习,加之蒙山沂水的自然环境,完善了理论和实战的有序合一,这既传承了华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又提升了自身的文化价值,为传统与现代结合、理论与应用结合、环境与人居、生态与生存结合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因——道、易

天地万物的本源是“道”,天地万物的轨迹是“易”。

一阴一阳谓之道。道是会意字,金文从行,从首。又引申为主张、学说,如《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其本义是道路,只要有道,就分阴阳。道家的“道”是自然界(世界、宇宙、客观)的本源。《道德经》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受地的制约,地受天的制约,天受道的制约,道受自然的制约。“易”是象形字。甲骨文的“易”像头朝上的一条蜥蜴,金文与甲骨文基本一样,小篆线条化,隶书演变到楷书就写作“易”。易者,移也,阴阳移位。《说文·易部》:“易,晰易,蝘蜓、守宫也,象形。《铋书》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一曰:从勿。凡易之属皆从易。”易假借为交换,引申为改变,如《列子.汤问》:“寒暑易节。”而我今天要探讨的是阴阳之易、平等之易、和谐之易。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世界观,既古典又先进,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经典哲学,只要我们把易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围绕“与天地准”,观天、观地,就明白了做人的法则,既确立了人生价值观。乾卦中讲到的“与时偕行”明示后人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时刻与时俱进。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依据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现实的国情土壤和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总结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一论述,着力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地位、根本作用。而《道德经》和《易》又是历史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基因就是道和易。华夏民族在“道”和“易”理念指导下,创建了自己的“中央邦国”,或称“中央之国”,简称“中国”,“道”成为了华夏民族的最高信仰,把掌握太极之“道”作为社会发展、政治主张、思想体系的最高境界和理想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华夏民族上古时期的大同世界、天下为公的太极、儒、道文化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也是对上古时期华夏历史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在《易传》中阐述的“五德”:仁,代表仁人、爱人、友善、仁爱;义,代表爱国、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礼,代表明礼、礼让、礼节、礼仪、文明;智,代表知者、明智、智慧、机智;信,代表诚信、信任。“道”宣扬的五行(木主仁、金主义、火主礼、水主智、土主信)与五德的关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五德”的发展、创新和锤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开了道和易这个根,就等于失去汲取营养的活头源水;如不立足于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按照规律来修养自身,要求全家,管理全乡,整顿全国,美德就会遍及个人家庭全国。按照“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因素来治理天下,美德就会普及华夏大地。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使万物得以产生,环境使万物得以成熟。尊崇道,重视德,社会自然和谐一团。“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道教“尊道贵德,天人合一”的“一”就是指天地人共同要遵循的规律“道”,这突出了物质的富有和对学问德行的尊贵,与富强、文明、友善等是大同一致的。《易传·说卦》有言:“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与义是与天地并立的儒家做人道德的核心,叫“仁义道德”。韩愈指出,“道德”只是一个范畴概念,而“仁义”才是道德的实质,因此“仁义”就是道德的代名词,这也说明,仁义是传统美德中最核心的内容。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讲诚信,守诚信也是一样,它不仅是做人之首务,更要贯彻在政治生活中去。《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不去利益他,甚至还要去伤害他,是“存心不恒”,也就是存心不诚“。至诚才能恒,只有诚才能持久。不能”诚其意“,当然也谈不上益。“中孚”,喜悦而巽顺,心中诚信,万物受到感化,故能吉祥。有诚信才能感化一切,有利于涉过大川险阻。“中孚”利于正固,是顺应上天。“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德无信不行,人无信不立,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言必有信是起码的原则。

“友善”既是“仁爱”,“平等、公正、法治”既是“正义”。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的,善良的事情是善的,那么丑恶的不善良的事情就显露出来了。“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有道的圣人在其位,收敛自己的欲意,使天下的心思归于浑朴。崇正义不仅是对正义精神与美德的追求,同时也要在政治治理上追求一种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道义为先的正义精神和每个民族成员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是对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民本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理念,儒学家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普世价值中的“和谐”,也称“中和”、“和合”、“中庸”、“中正”、“同一”等等,具有太极“天地人合一”的本质属性。“和谐中正”是“大同合一”的过程和表象,“大同合一”是“和谐中正”的本源和结果。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和谐是社会政治治理的目标,合作则是达致这一目标的根本精神和美德。这种和合精神也与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是完全相同的。《易》理倡导“和谐”第一,在和谐、平等、自由中取得愉悦,讲“和顺”,有和就有顺了。《阿弥陀经》中有句“出和雅音”告诉我们说话的语言、语态、语气、要“和”气、平“和”;要文明、温文尔雅。《蒙卦》宣扬的真谛:通过教育、教化来告别野蛮、启蒙文明,这些与我们提倡的精神文明是相一致的。价值观首倡的“富强”即国富民强,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奠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敬业”思想根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国家富强、社会安定,百姓才能自觉、普遍地崇礼尚义,才能真正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真理”、“天理”,指的就是人们要奉行的某种完善的伦理行为规范,或者是社会所要遵循的道德规范,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今天中华民族的真理。“仁爱”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武器,它能摧毁挡住人们心灵的高墙,惠及天下太平,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有了“道”“德”人生之路就具备了通行无阻的牌照,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道”在脚下,“易”在身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高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旗,高歌《爱的奉献》,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