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代先锋 > 走进百名易学专家
走进百名易学专家

“易医学派”发起人 梁世杰

作者:《伟大复兴 时代先锋》编委会   时间:2015-12-14

                               
       
梁世杰   中医世家,师承北京著名老中医陈勇,关幼波再传弟子。中国易医学研究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国易经研究会会员,卫生部中国医促会中医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易医养生高级讲师,中医主治医师。易医学,书画养生,玄空风水等术数学研究学者。“易医学派”发起人,诗人,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从事易医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致力于“易学中医辩证哲学思维模式”,“五行体质与疾病”,“堪舆学生命医学” “易医全息养生学”等易医学领域研究,志于回归古中医本色 ;为了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多次应邀到企事业单位团体交流讲学。曾在国家级学术报刊《中国中医药报》发表论文《中医学发展应汲取术数学精华》,发起“易医”学派的创建。同类论文:《尊重古训努力创新——周易术数学对中医影响的思考》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孙思邈中医药文化高层论坛论文集》;论文《“洛书九宫”揭示<黄帝内经>女“七”男“八”的数理奥秘》获得中国科协,《中医临床研究》杂志优秀论文。在中医学术界和周易术数界掀起了强烈的反响。被同仁堂,树德堂国医馆,北京中仁中医院等特聘中医疑难病专家,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

幼承庭训,早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专业,后又幸得北京知名老中医关幼波,焦树德真传大弟子,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陈勇,河北省名老中医邢月朋、邢须林、梅子英、赵玉庸、贾素菊、吴自勤等八位老中医真传,金针得度。涉猎中医和周易术数学古籍百余部。精研《黄帝内经》《伤寒论》《易经》等经典著作。中医临床十余年,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技艺老道。总结和创新了中医易学辩证思维(即;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经,七情,八卦,九宫辩证法),并运用于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成果显著。部分学术先后被《河北中医》杂志,卫生部《中国医学临床技术新进展》评为学术一等奖,并被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华名医名药论坛》杂志录用。事迹入选《盛世之光——中国当代创新撷英》。论文入选《盛世之光——中国当代创新理论与实践》,卫生部《中国医学临床技术新进展》。肺癌秘方“三花五子六白散”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201310362826.8)。

临床以切脉准、起效快、善“除根”、疗程短,深得患者口碑。全方位运用易道脉诊,八卦体诊,内经面诊,八卦眼诊,九宫手诊,五行体质,诊察疾病。综合了针,药,灸,熏洗,穴位贴敷,正骨拔罐,养生调理等治疗手法。主治疾病:脾胃病,慢性结肠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胆肾结石、顽固性失眠,颈肩腰腿痛,哮喘久咳,慢性肝胆疾病,风湿类风湿、糖尿病、高血压、湿疹,荨麻疹、牛皮癣,男科病,妇科,肿瘤、等各种疑难病症。

 

“洛书九宫”揭示《黄帝内经》女“七”男“八”的数理奥秘

《内经》原文摘录如下:

“帝日: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日: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文中以黄帝向岐伯请教老年人不能生育的缘由而展开岐伯对两性生理规律的论述。分别从女子“七”岁开始,以七年为周期,从一到七逐一递增,七七四十九岁为终点;男子从“八”岁开始,以八年为周期,从一到八逐一递增,八八六十四岁为终点。来描述两性随着年龄阶段性增长,身体从发育到长极,再到衰竭无子的过程。这其中为什么所谓的“天数”是女“七”男“八”,而不是其它某个数?这已成为中医学界的一个难解之谜。从通常意义上讲,《内经》两性生理规律的形成,是无数医学家长期细致的观察和经验积累结果。这一点我们不可否认,然而通过以“象,数,理”哲学思维为特点的“洛书九宫”数理模型对其规律来加以论证和揭示,不仅符合《内经》“合于术数”的思想,或许能成为开启传统中医学殿堂之门的另一把金钥匙。

洛书古称“龟书”,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图,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从图1中可以看出,洛书九宫格数理模型是从19的九个数字的排列组合,其对角线,横线或竖线的数字相加均等于15,一共可以组合成八组151)。《系辞》是这样言说洛书之数的:“叁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说明洛书九宫数理蕴藏着“天人相应”“宇宙全息律”等哲学观点。


             

 

后天八卦依男女长幼关系:乾父、兑少女、离中女、震长男、巽长女、坎中男、艮少男、坤母,按相应方位代入洛书九宫,组成九宫八卦图。如图2所示(2)。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按年龄从长到幼分别划分成:长女巽四宫,中女离九宫,少女兑七宫,少女年龄相对较小,故又称“幼女”。我们不妨把少女以及其所在的宫数“七”假定为女性发育的起始年龄。同样,男性按年龄从长到幼分别划分成:长男震三宫,中男坎一宫,少男艮八宫,少男年龄相对较小,故又称“幼男”。我们不妨把少男以及其所在的宫数“八”假定为男性发育的起始年龄。至此,我们可以推测《内经》依据“洛书九宫八卦”数理模型和“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以取少女“七”少男“八”之宫数作为“肾气盛”之起始年龄,预示两性身体发育第一阶段的开始。以两个宫数的最小公倍数即“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作为年龄的最大极数,预示两性身体衰老而无子。同样以女“七年”男“八年”作为年龄递增的周期,分别通过年龄逐一递增,来描述两性随着年龄阶段性增长,身体“盛”“壮”“衰”“竭”的阶段性生理变化特点。

通过“洛书九宫”揭示《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女“七”男“八”的数理奥秘,使我们惊喜的发现以“象、数、理、”思维为特点的“洛书九宫” 数理哲学,或明或暗地伴随着中医学说的形成、发展,并与现代科学结论不谋而合。然后我们再看《黄帝内经》“九宫八风”“五运六气”“五行生克制化”“九针十二原”等等涉及数理学说的理论,无不蕴含着一个个“易学数理模型”的影子。无怪乎张景岳作《医易义》感叹:“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然则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设能兼而有之,则易之变化出乎天,医之运用由乎我”。

可见术数学的“全息理论”“数理模型”“符号语言”“象数思维”在传统文化各领域具备某些通用性和全息性。通过严谨大胆的尝试,或许能为中医各种理论学说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哲学基础和数理依据。伴随着中医理论研究和运用的逐渐深入,相信术数学一定会成为中医学发展创新诸如:心身学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辩证思维,全息诊断,特色治疗,疾病预测,气象医学,养生保健等多领域取之不尽的智慧源泉。

参考:1.《古代名医解周易》,何少初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0:303

2.《古代名医解周易》,何少初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0:3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